關閉視窗
南臺科技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代碼 01D12R0B
課程中文名稱 中文閱讀與表達(一)
課程英文名稱 Chinese reading and expression
學分數 2.0
必選修 必修
開課班級 四技流音一甲
任課教師 彭易璟
上課教室(時間)
週二 第1節 (W0507)
週二 第2節 (W0507)
課程時數 2
實習時數 0
授課語言 1.華語
輔導考證
課程概述 本課程選文涵蓋文言與白話,文類多元,從古典至現代,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及應用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閱讀表達能力,增進應用文知能及文學欣賞層次。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編號中文課程學習目標英文課程學習目標對應系指標
1 描述文章表達的意義並撰寫作文 1 基本知能
2 統整所學的基本能力以作為國家考試與求職之基礎 4 實務技能
3 接納人與人之間所傳達的訊息並給予正面的回應 7 表達溝通
4 秉持良好的學習態度以交付完成各項任務 8 敬業合群
5 探討文學作品的各項人生議題,並於生活中展現批判能力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就業力培養目標
  校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專業知識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外語能力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素養 服務關懷
  15% 15% 0% 5% 5% 5% 15% 15% 20% 5%
  系指標 1 4 2 5 3 6 7 8 9 10
  基本知能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本土與國際意識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與倫理素養 服務關懷
  15% 15% 0% 5% 5% 5% 15% 15% 20% 5%
中文課程大綱 1.導論
2.閱讀的功能與樂趣
3.書寫與表達基本原理
4.中文各項文類評析
5.文學作品中各項人生議題之探討
6.實用文書基本能力
7.聽說讀寫綜合表達訓練
英/日文課程大綱 1. Introduction
2. The function and pleasure of reading
3. The basic principle in writing and expression
4. Evaluates all kind of Chinese literature type
5. The discussion of life issues in literary work
6. Practical word processing ability
7. The expression training: Hear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課程進度表 第1週 課程介紹:以聲音敘事為主的敘事力培養 課堂活動一:發「聲」什麼
第2週 主題:生活聲響的蒐集與轉化
一 從生活聲響到文學音景 二以聲音敘事為主的敘事力培養
第3-4週 主題:經典文學與聲音敘事4要素 前測
一經典文本中的聲音敘事與關鍵字詞:自然聲響 自問自答 與他人對話 引用詞語
二聲情共構:有聲之境、無聲之靜 以聲音敘事為主的敘事力培養
第5週 主題:南台之聲與景觀人文
一 六類生活聲響與「我」的文稿 二以故事思維為主的敘事力培養
第6週 主題:聲臨其境
一對話裡的活力場域
二聲音聯想:聲音讓「我」想到的人事物
第7週 主題業師演講一:聲音裡的人情故事(視情況調整)
王瑞芹負責人(齊聲創藝有限)(四)10/19
說理達情的敘事力教學—文章節奏:念出抑揚頓挫
第8週 主題:聲音與新舊故事
一故事重塑:讓聲音有意義
二聲情共構的觀看角度
第9週 期中考 筆試:文本中的聲音敘事 (+短文300字)
第10週 主題:生活運動類聲響:人物籃球、跑步滑板 聲源蒐集與分享
第11週 主題:動物禽鳥類聲響:黑冠麻鷺、麻雀、貓狗 聲源蒐集與分享
第12週 主題:視聽一致的對話
     一情緒句子中真實的「我」 二聲音節奏與畫面節奏吻合
第13週 主題:業師演講二:情緒句子與文學鏡頭力
     樓南蔚音樂總監(鳳凰花開音樂事業有限)11/30
     聲情共構:情緒句子與詞作的觀看角度
第14週 協同授課一:唱出真情—文學音景演唱技巧
     陳慧如副教授 (南臺科大流行音樂系主任)12/07
第15-16週 主題:故事製作一轉譯聲源故事
       對話—讓我的聲音真實生動有情緒 聲情共構的實作,區別ChatGPT
第17-18週 分組報告(1-3大組)(4-6大組) 後測
      (敘事力成果分享討論)同學互相說明與分享自己作品:短文300字+情緒句子
課程融入SDGs
期考調查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筆試,個人作業:300字文稿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無筆試,小組作業與討論+17週學習地圖總整理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小組討論、平時學習單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
描述文章表達的意義並撰寫作文
實作演練  
實作期中
統整所學的基本能力以作為國家考試與求職之基礎
啟發思考  
自我評量平時
接納人與人之間所傳達的訊息並給予正面的回應
啟發思考  
同儕互評平時
秉持良好的學習態度以交付完成各項任務
課堂講授  
同儕互評平時
探討文學作品的各項人生議題,並於生活中展現批判能力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期末
指定用書
書名 自編講義:「我的青春言歌」
作者 彭易璟
書局 自編講義
年份 2023
國際標準書號(ISBN)
版本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參考書籍 張秀亞散文集,民94年,台灣文學館出版
教學軟體 PPT
課程規範 1.本課程為中文表達創新課程,執行教育部課程計畫,本學期以聲音敘事書寫表達訓練為主,計有與校園有約書寫與「南台之聲」分組報告.實施依執行需要(依防疫措施)會略做調整。
2.以經典選篇與意象解析、聲音表達與實作等方式,引領分組報告表情達意內涵.第二週進行中文能力前測,請準時上線參與施測。
3.避免課堂中吃東西、聊天、睡覺,不帶上課教材.
4.上課滑手機屢勸不聽者,手機交由老師及全班同學保管.
5.出席率佔20%,上課未到者以曠課登記,遲到者請到老師處註銷.3次未到堂,考慮給予不及格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