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03D02801
|
課程中文名稱 |
國民小學社會教材教法
|
課程英文名稱 |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Social Studies in Primary School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班級 |
教育學程-小
|
任課教師 |
李坤崇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二
|
第3節
|
(N403)
|
週二
|
第4節
|
(N403)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1.國小教師甄試
|
課程概述 |
本學科旨在介紹國小社會科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標及其教材教法的問題。並說明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發展模式及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解讀。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先修教學基本學科課程、教育基礎課程、教育方法課程各至少一門課程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紹國小社會領域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標及其教材教法的問題
|
|
1 教育基本素養
|
2
|
具備愛心和教育良心,擁有教育專業倫理
|
|
2 教育專業倫理
|
3
|
知悉社會科教案之擬定方法
|
|
3 敬業樂業精神
|
4
|
熟悉各種社會領域的教學方法,善用各種社會領域評量技巧
|
|
6 教學實施能力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20% |
20% |
5% |
5% |
5% |
5% |
5% |
10% |
20% |
5% |
|
系指標 |
1 |
4 |
5 |
6 |
11 |
9 |
12 |
7 |
8 |
3 |
2 |
10 |
|
教育基本素養 |
教學設計能力 |
編選教材能力 |
教學實施能力 |
善用資訊科技 |
追求專業成熟 |
通曉外國語文 |
班級經營能力 |
學生輔導能力 |
敬業樂業精神 |
教育專業倫理 |
關心社區事務 |
|
20% |
5% |
5% |
10% |
5% |
5% |
5% |
5% |
5% |
10% |
20% |
5% |
|
中文課程大綱 |
1.社會科的基本概念。 2.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發展模式。 3.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解讀。 4.國小社會科教學方法。 5.國小社會科教學計畫之擬定。 6.國小社會科教學資源。 7.國小社會科教學評量。 8.國小社會科教學觀摩與試教。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studies 2.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social studies 3. The teaching plans of social studies 4.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social studies 5. Local education 6. The evaluation of social studies 7. The demonstration of social studies
|
課程進度表 |
前置作業:準備教材、研擬課程內涵 第一週 09/13 國小社會教材教法概述(討論構想初稿) 第二週 09/20 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及解析 第三週 09/27 社會學習領域總綱 第四週 10/04 社會學習領域總綱解析 第五週 10/11 社會學習領域教材剖析 第六週 10/18 社會學習領域教材剖析 第七週 10/25 社會學習領域教法:討論教學 分組報告A 第八週 11/01 社會學習領域教法:分組學習 分組報告B 第九週 11/09 期中考 第十週 11/15 社會學習領域教法:批判思考 分組報告C 第十一週 11/22 社會學習領域教法:價值澄清 分組報告D 第十二週 11/29 社會學習領域教法:問題導向教學 分組報告E 第十三週 12/06 社會學習領域教法:創意思考教學 分組報告F 第十四週 12/13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第十五週 12/20 社會學習領域教案撰寫 第十六週 12/27 社會學習領域教案評析(一) 第十七週 01/03 社會學習領域教案評析(二) 第十八週 01/10 期末考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紹國小社會領域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標及其教材教法的問題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具備愛心和教育良心,擁有教育專業倫理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知悉社會科教案之擬定方法 |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口頭報告
(
期末
)
筆試
(
期中
)
|
熟悉各種社會領域的教學方法,善用各種社會領域評量技巧 |
啟發思考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
|
作者 |
歐用生
|
書局 |
師大書苑
|
年份 |
1989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 2、薛梨真(2000)。課程統整的理念與實務。高雄:復文。 3、Janzen, R.(1995). The social studies conceptual dilemma: Six contemporaryapproaches The Social Studies 1995 May/June 4、Cooper, M. J. (1999) (Ed.).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Chapter 5 and chapter 6.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一)本教學大綱得視教學需要調整之。 (二)若請假請以email事先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