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03D12V01
|
課程中文名稱 |
適性教學
|
課程英文名稱 |
Adaptive Instruction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班級 |
教育學程-中,教育學程-小
|
任課教師 |
王佳琪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三
|
第11節
|
(W0601)
|
週三
|
第12節
|
(W0601)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將打破傳統的講述式單一教學模式,提供教育學程學生藉由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發掘自己在學習歷程中的主動性,找尋適合的學習途徑,引導未來教師們對課堂學習多元途徑有深入了解。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層面切入,融入以「人」(學生)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考慮人(學生)的需求、行為,強調探索、打破框架、不斷原型製作,解決教育現場複雜困難的問題。因此本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具備觀察、同理、最終產生自己的洞見;同時更介紹現今流行的學習共同體、學思達、創新教學、差異化教學理念與方法,使學生瞭解適性教學的精神與實施情況,幫助未來準教師們熟悉與體會教學法中的精神與察覺應注意面向。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適性教學基本概念
|
|
1 教育專業素養
|
2
|
適性教學的理論基礎
|
|
2 教育專業倫理
|
3
|
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
|
|
2 教育專業倫理
|
4
|
多元智能理論與適性教學
|
|
3 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5
|
教育機會均等與適性教學
|
|
3 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6
|
多元智能的教學設計、異質編班與同質編班
|
|
4 教學實施能力
|
7
|
異質分組與同質分組、期中作業回饋與延伸作業計畫
|
|
5 班級經營能力
|
8
|
個別化教學方法
|
|
7 學生輔導能力
|
9
|
葛雷色教學模式
|
|
8 專業成長能力
|
10
|
精熟學習法
|
|
10 資訊科技能力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20% |
10% |
10% |
0% |
15% |
15% |
15% |
0% |
0% |
|
系指標 |
1 |
3 |
4 |
6 |
10 |
8 |
|
5 |
7 |
2 |
|
9 |
|
教育專業素養 |
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教學實施能力 |
學習評量能力 |
資訊科技能力 |
專業成長能力 |
|
班級經營能力 |
學生輔導能力 |
教育專業倫理 |
|
服務及協作領導能力 |
|
15% |
10% |
10% |
0% |
10% |
10% |
|
15% |
15% |
15% |
|
0% |
|
中文課程大綱 |
第 1 週 適性教學基本概念 第 2 週 適性教學的理論基礎 第 3 週 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 第 4 週 多元智能理論與適性教學 第 5 週 教育機會均等與適性教學 第 6 週 作業討論[分組合作學習與適性教學] 第 7 週 多元智能的教學設計、異質編班與同質編班 第 8 週 期中作業討論 第 9 週 異質分組與同質分組、期中作業回饋與延伸作業計畫 第 10 週 個別化教學方法 第 11 週 葛雷色教學模式 第 12 週 精熟學習法 第 13 週 凱勒式教學 第 14 週 合作學習教學法 第 15 週 適性作業與學習評鑑、補習與課後輔導 第 16 週 多元智能與多元評量 第 17 週 學習歷程檔案的運用 第 18 週 回饋與學生評量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1 2017/9/20 對教育的想像、課程介紹、PechaKucha 2 2017/9/27 十二年國教新課程綱要簡介 3 2017/10/4 中秋節 4 2017/10/11 適性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5 2017/10/18 個別差異I:智力 VS. 非智力 6 2017/10/25 個別差異II:智力 VS. 非智力 7 2017/11/01 差異化教學理念與方法(學習共同體、學思達、創意教學) 8 2017/11/08 動機與學習-影片《學習的理由》 9 2017/11/15 期中報告 10 2017/11/22 設計思考迷你工作坊:訪問x調查 11 2017/11/29 設計思考I-內涵及運作 12 2017/12/06 田野訪問x調查 13 2017/12/13 設計思考II-田野資料整理與實作 14 2017/12/20 教育問題釐清 15 2017/12/27 田野資料蒐集與製作 16 2018/01/03 小組期末成果準備 17 2018/01/10 小組期末成果展 18 2018/01/17 期末考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適性教學基本概念 |
課堂講授
|
口試
(
平時
)
|
適性教學的理論基礎 |
課堂講授
|
口試
(
平時
)
|
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 |
課堂講授
|
口試
(
平時
)
|
多元智能理論與適性教學 |
啟發思考
|
書面報告
(
期中
)
|
教育機會均等與適性教學 |
啟發思考
|
書面報告
(
期中
)
|
多元智能的教學設計、異質編班與同質編班 |
分組討論
|
口試
(
平時
)
設計製作
(
期末
)
|
異質分組與同質分組、期中作業回饋與延伸作業計畫 |
分組討論
|
口試
(
平時
)
|
個別化教學方法 |
實作演練
|
設計製作
(
期末
)
|
葛雷色教學模式 |
課堂講授
|
口試
(
平時
)
|
精熟學習法 |
課堂講授
|
口試
(
平時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
作者 |
|
書局 |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張文哲(譯)(2013)。R.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三版。台北市:學富文化 2.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
教學軟體 |
ppt、word、多媒體
|
課程規範 |
1.課堂禁止滑手機,除非課堂需求 2.每周依據課程主題不定期會進行分組討論 3.若無法完成課程要求,請勿選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