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DD02M01
|
課程中文名稱 |
創意思考與設計方法
|
課程英文名稱 |
Creative Thinking and Design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班級 |
四流行音樂一甲
|
任課教師 |
林岑芳,黃國禮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一
|
第1節
|
(W0909)
|
週一
|
第2節
|
(W0909)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以薛良凱著作之《今天創意教什麼?-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必修的13堂課》(暖暖書屋出版)做為課程基礎內容,探討創意的產生、衍生、實踐,並且賦予課程任務,學生採分組分工的方式,從創意的發想、模擬、具象化,做為創意思考的訓練與習慣養成。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理解創意之形成與創意執行之步驟
|
|
11 自我調適學習
|
2
|
具備創意素材蒐集與彙整能力
|
|
8 資訊蒐集分析
|
3
|
執行創意法則與時間規劃
|
|
13 團隊分工合作
|
4
|
應用創意之市場設定與比較法則
|
|
9 整合創新能力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0% |
0% |
25% |
20% |
0% |
30% |
0% |
25% |
0% |
0% |
|
系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音樂理論知識 |
影音設計知識 |
演藝經紀知識 |
創作展演技能 |
影音製作技能 |
舞台製作技能 |
演藝經紀技能 |
資訊蒐集分析 |
整合創新能力 |
外語溝通能力 |
自我調適學習 |
人際溝通協調 |
團隊分工合作 |
社會文化理解 |
社會服務關懷 |
|
0% |
0% |
0% |
0% |
0% |
0% |
0% |
25% |
20% |
0% |
30% |
0% |
25% |
0% |
0% |
|
中文課程大綱 |
一、創意相關理論 二、創意訓練 三、創意實作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第一週 創意5W2H思考,開始分組實作討論 第二週 圖象式思考六頂思考帽1,分組實作討論 第三週 六頂思考帽2,分組實作討論 第四週 六頂思考帽3,分組實作討論 第五週 創思相關資訊,分組實作討論 第六週 創思相關資訊,分組實作討論 第七週 創思相關資訊,分組實作討論 第八週 分組報告(一):「導論」、「改變」 第九週 期中考 (繳交期中報告,每人找一個主題,交上5W2H檔案) 第十週 分組報告(二):「轉化」、「自覺」, 第十一週 分組報告(三):「混亂」、「溝通」, 第十二週 分組報告(四):「分解」、「組合」 第十三週 分組報告(五):「意外」、「品牌」 第十四週 分組報告(六):「簡化與取捨」、「故事」 第十五週 分組報告(七):「行動」、「文化」 第十六週 元旦 第十七週 期末作業討論,唱片相關包裝設計 第十八週 期末考(繳交期末報告,每人交一份(需印出,最好實體包裝))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理解創意之形成與創意執行之步驟 |
實作演練
啟發思考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具備創意素材蒐集與彙整能力 |
分組討論
實作演練
啟發思考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執行創意法則與時間規劃 |
實作演練
|
口頭報告
(
平時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應用創意之市場設定與比較法則 |
實作演練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
作者 |
|
書局 |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薛良凱<今天創意教什麼>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分組報告為學期成績重要依據,務必好好準備,報告當天必須出席,並交代每人負責之部分,並與全班同學提問討論。平時成績以出席與上課討論表現為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