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代碼 | 1LD04F01 | 
        
            | 課程中文名稱 | 故事學-從傳統故事到新故事 | 
        
            | 課程英文名稱 | Story study-- From traditional stories to new stories | 
        
            | 學分數 | 3.0 |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 開課班級 | 人文藝術領域 | 
        
            | 任課教師 | 蔡蕙如 | 
        
            | 上課教室(時間) | 
	
		
			| 週三 | 第1節 | (T0109) |  
			| 週三 | 第2節 | (T0109) |  
			| 週三 | 第3節 | (T0109) |  | 
        
            | 課程時數 | 3 | 
        
            | 實習時數 | 0 |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 輔導考證 | 無 |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透過「口述故事」、「童話繪本」、「影像故事」由傳統故事進入新故事,以掌握敘述故事的原理原則。首先,講述有關故事的基本觀念,其次,剖析作品元素,以掌握故事從口傳故事到影像故事的發展脈絡。進而,引導同學創意發想,運用既有的故事元素、意象做實務創作及演說故事。 1.導論:「史實、事件、故事.情節」的區分。
 2.陳述故事的藝術形式表現:從口傳、圖像、影像的等不同傳播媒介。
 3.剖評析故事,發掘故事的「元素、原型與意象」
 4.創意發想,利用故事元素創作新故事
 5.綜合採錄故事、創作故事、詮釋故事的演說報告
 
 |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 1 | 能說明故事學的基本結構。 |  | 1 基本知能 |  
			| 2 | 分析本土及世界故事的內涵。 |  |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  
			| 3 | 運用反省與思辨能力了解故事與文化的關係。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 4 | 透過採錄故事,傾聽講述者的看法並給予回應。 |  | 7 表達溝通 |  
			| 5 | 掌握故事元素、原型及意象,能夠重新審視故事。 |  | 5 整合創新 |  
			| 6 | 努力完成聽故事、說故事以及詮釋創作故事的各項任務。 |  | 8 敬業合群 |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 10% | 5% | 5% | 10% | 10% | 5% | 20% | 10% | 20% | 5% |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 10% | 5% | 5% | 10% | 10% | 5% | 20% | 10% | 20% | 5% |  | 
        
            | 中文課程大綱 | 透過翻轉教學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實境體驗、實做展現地運用敘述故事的原理、技巧,以增強敘事能力。因此從「建構、剖析至運用」不同層次地深入淺出引導學生進入敘事的觀念並讓學生深刻體驗敘事的功能與社區老人交流,並以「關懷、陪伴」的視角記錄社區故事及老人故事。 主題單元	單元一
 基本概念	單元二
 建構觀念	單元三
 剖析觀念	單元四
 運用觀念
 類型	故事學觀點	口述故事	童話繪本	影像故事
 內容重點	引導活動:
 討論與思辨
 
 觀念講述:
 1.故事的定義
 2.故事與故事學	引導活動:
 你說我聽、
 我說你聽
 觀念講述:
 1何謂口傳故事
 2.口傳故事的特徵
 3.口傳故事欲作家故事的差異
 觀念實踐:
 故事的聽與說	引導活動:
 圖文短講
 
 觀念講述:
 1.故事要素-角色結構形式
 2.由口傳故事到童話的軌跡
 3.繪本故事的特色
 觀念實踐:
 故事的創作	引導活動:
 大家找亮點
 
 觀念講述:
 1故事中的原型
 與意象
 2.意象運用的內涵
 3.影像故事的特色
 
 
 觀念實踐:
 故事的詮釋
 週次	第1-3週	第4-8週	第10-14週	第15-18週
 
 |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 課程進度表 | ★這是社會參與式課程 
 第一週	第一單元
 基本概念
 
 課程介紹
 活動設計:相見歡,分組活動
 第二週		問題意識:何謂故事?
 觀念講述:
 1. 簡介故事概念及特徵
 2.理解解事件與故事之區別
 3.認知從故事與敘事學的關係
 學習目的:瞭解故事的重要性
 活動設計:分組討論,大家說說看
 第三週		問題意識:何謂傳統故事?新故事?
 觀念講述 :從傳統故事至新故事的發展脈絡
 學習目的:思辨討論社會議題與形成故事情境相關性
 活動設計:你聽我說‧我聽你說
 指定閱讀:周慶華《故事學》(摘要)
 第四週	第二單元(一)
 建構觀念
 故事的聽與說
 
 問題意識:何謂口傳故事?
 口傳故事涵蓋了什麼內容?
 觀念講述:口傳故事的形成及其特徵
 學習目的:運用口頭的程式語言
 理論介紹: 帕里‧洛德理論《口頭詩學》
 活動設計:傳講一個故事
 指定閱讀:帕里‧洛德理論《口頭詩學》(摘要)
 第五週		校外教學
 學習目的:學會與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活動設計:同學之間模擬採訪
 指定閱讀:胡萬川《民間文學的工作手冊》
 第六週		校外教學
 活動設計: 點、線、面的串連
 指定閱讀:胡萬川《民間文學的工作手冊》
 第七週	第二單元(二)
 實境學習
 
 戶外教學—
 以校園遭腹地為實際採錄場域
 活動設計:實境採錄故事
 第八週		 戶外教學的回饋與分享
 活動設計:分組報告
 第九週	期中考週	期中考
 第十週	第三單元
 剖析觀念
 故事的創作
 
 問題意識:何謂童話?繪本故事?
 觀念講述:童話與口傳故事相聯繫的元素
 學習目的:掌握從民間故事與作家故事的關係
 理論介紹:格林童話、貝洛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
 活動設計:同學扮演說書者(1人對5人)
 指定閱讀:世界故事童話集:格林童話、貝洛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
 第十一週		問題意識:如何說一個好故事---好故事的元素結構
 觀念講述:童話故事中的基本要素?
 1.	敘述觀點
 2.	角色:扁平人物圓形人物
 學習目的:角色在故事中扮演的功能
 理論介紹:亞里斯多德《詩學》
 活動設計:玩桌遊說故事
 指定閱讀:蘿蔔特‧麥基,《故事的解剖》(摘要)
 第十二週		問題意識:童話故事中的基本要素?
 觀念講述:故事要素-結構、形式
 1.行為功能/最小情節單元(母題)
 學習目的: 掌握故事的形式結構
 理論介紹:普洛普《故事型態學》
 活動設計:畫一畫故事結構圖
 指定閱讀:普洛普的《故事型態學》(摘要)
 第十三週		問題意識:童話繪本和圖像故事的特色為何?
 觀念講述:圖文敘事與圖像符碼
 好繪本如何好
 學習目的:巧妙運用圖像說故事
 理論介紹:松居直《打開繪本之眼》
 活動設計:看圖說故事
 指定閱讀:松居直《打開繪本之眼》
 郝廣才《好繪本如何好》(節錄章節)
 第十四週	第四單元(一)
 運用觀念
 故事的詮釋	問題意識:如何在專業領域中運用敘事概念
 觀念講述:動漫故事中的敘事原型運用
 故事的原型
 學習目的:掌握故事的原型意涵
 理論介紹:《神話—原型批評》
 活動設計:找一找動漫故事中的原型運用
 指定閱讀: 《神話—原型批評》(摘要)
 第十五週		問題意識: 何謂電影故事中的意象運用
 觀念講述:故事中的意象運用 (自然物、人造物)
 學習目的:洞察剖析電影故事中的意象及運用
 活動設計:找一找電影中的意象運用
 指定閱讀:《恐懼》(摘要)
 第十六週		問題意識: 何謂媒體廣告故事中的意象運用
 觀念講述:故事中的意象運用 (數字、顏色)
 學習目的:利用故事意象創作行銷品牌故事
 活動設計:角色扮演:我是劇評家
 指定閱讀:《故事寫作大師班》(摘要)
 第十七週	第四單元(二)
 期末綜合展演	學生演說自己採錄整理或創作的故事;或詮釋一個故事
 第十八週		學生演說自己採錄整理或創作的故事;或詮釋一個故事
 
 依實際上課情境而調整
 | 
        
            | 課程融入SDGs |  | 
        
            | 期考調查 |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 能說明故事學的基本結構。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 分析本土及世界故事的內涵。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 運用反省與思辨能力了解故事與文化的關係。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 透過採錄故事,傾聽講述者的看法並給予回應。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 掌握故事元素、原型及意象,能夠重新審視故事。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 努力完成聽故事、說故事以及詮釋創作故事的各項任務。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  | 
        
            | 指定用書 | 
                    請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不法影印、下載及散布,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書名 | 自編講義 |  
                        | 作者 |  |  
                        | 書局 |  |  
                        | 年份 |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 版本 |  |  | 
        
            | 參考書籍 | 【俄】弗‧雅‧普洛普,《故事型態學》,中華書局,上海,2006.11。【俄】普落普,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中華書局,上海,2006.11、 【美】約翰‧邁爾斯‧弗里著,朝戈金譯,《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0.8
 (美)傑拉德·普林斯,《故事的語法》,中國人民出版社,,2015.1
 蘿蔔特‧麥基,《故事的解剖》,漫遊文化出版,台北市,2014.07
 約翰‧特魯比,《故事寫作大師班》,漫遊文化出版,台北市,2016.03
 【日】松居直,《打開繪本之眼》,台北,南海出版,2013.6
 段義孚,《恐懼》,五南圖書出版社,台北,2002.9
 申丹,《敘事學探頤》,秀威資訊,台北,2014.9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清華大學出版,新竹,2004.1
 胡萬川,《臺灣民間故事類型(含母題索引)》,里仁書局,臺北,2008.11
 周慶華,《故事學》,國立編譯館,台北,2008.4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1995.9
 劉守華,《故事學綱要》,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湖北省,2006.9
 邱于芸,《用故事改變世界》,遠流出版社,台北,2014.3
 邱于芸,《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原型》,遠流出版社,台北,2012.12
 伍紅玉,《童話背後的歷史—西方童話與中國社會(1900-1937)》,學生書局,台北,2010.11
 程予誠,《電影敘事影像美學:剪接理論與實證》,五南圖書出版社,台北,2011.9
 盧建彰,《會說故事,讓世界聽你的》,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4.6
 Barbara E. Walvoord、Trudy W. Banta,《新手也能上手的學習成效評估》,高等教育出版社,台北,2013.0
 胡紹嘉,《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秀威資訊,台北,2008.10
 | 
        
            | 教學軟體 | PPT | 
        
            | 課程規範 | 1.這是社會參與式課程至少有兩次校外教學,務必參與 2.請配合課堂活動
 3.對故事及社區服務有興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