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LD05M01
|
課程中文名稱 |
戲劇與文化
|
課程英文名稱 |
Theatre and Culture
|
學分數 |
3.0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開課班級 |
人文藝術領域
|
任課教師 |
王淳美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三
|
第1節
|
(T0111)
|
週三
|
第2節
|
(T0111)
|
週三
|
第3節
|
(T0111)
|
|
課程時數 |
3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一、動機 戲劇反應人生,藉由中西各類劇種的學習,使學生進入戲劇此門「綜合性藝術」的堂奧,進而得以培養審美情操。在觀賞戲劇時,透過戲劇動作的推展,使學生心靈獲得替代性的滿足、靜滌、省思,甚至昇華;使人格臻於成熟、人情更為圓融,並藉由戲劇多元藝術以認知各國文化的異同,此則本課程所施行通識藝術美學教育之內容。
二、實施策略方法 學期初首先從較易入門的「音樂劇」開始;期中講授「舞台劇」、「相聲劇」等單元,期末則討論有關「傳統戲劇」所呈現的文化元素。平時以專題方式講解授課,搭配戲劇光碟精彩片段賞析,課程進行中安排分組互動討論等活動設計,並各派代表上台短講,期末則分組發表簡報。 課堂講述分析、討論劇場各項元素,指導學生如何品賞多媒體劇場、劇場藝術美學的具體實踐、肢體語言示範、文化價值省思、生活體驗等。
三、目標 本課程期許學生透過「自主學習」、「行動導向」等教學法,認識各國暨各類戲劇所承載的文化風貌、戲劇綜合藝術美學的賞析能力、劇場專題報告的選題與撰寫、練習表達肢體語言情意思想、分組合作學習……等, 以認知各類劇情與舞台美術、裝置藝術等多項元素,並進一步學習各式戲劇創意與多元文化等人文藝術特質與比較。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具備中文、人文藝術的基本知能。
|
|
1 基本知能
|
2
|
能融合統整所學知能,並以創新思維有系統地解決各項問題及積極學習。
|
|
5 整合創新
|
3
|
有條理的表達與溝通,能表現出應對進退的適當禮節,專注聆聽交談對象的說話內容,並給予積極回應之能力。
|
|
7 表達溝通
|
4
|
能負責盡職,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態度;於團體中與人互助合作、有效地達成既定目標。
|
|
8 敬業合群
|
5
|
具人文藝術、美學與倫理素養,能理解文化的意義,並於生活中展現人文反省、理性思維及批判的能力。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6
|
能積極服務與關懷他人,能以同理心關懷周遭人事物並體驗服務的意涵。
|
|
10 服務關懷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5% |
5% |
10% |
5% |
5% |
15% |
15% |
15% |
10%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5% |
5% |
10% |
5% |
5% |
15% |
15% |
15% |
10% |
|
中文課程大綱 |
1.中西戲劇導論 2.音樂劇入門:英法著名音樂劇賞析 3.台灣音樂劇的在地文化特質 4.傳統戲劇的創新 5.歌仔戲與台灣文化的歷史變遷 6.布袋戲概論與台灣意象 7.相聲劇概論:語言的機智詼諧、反諷嘲弄等藝術特質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and western drama 2. Introduction to musicals:Appreciation of famous English and French musicals 3.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ese musicals 4. Traditional drama's innovation 5.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aiwanese opera and Taiwanese culture 6. An introduction to puppet show and Taiwan image 7. Introduction to comic dialogue:Witty humor、Mocking irony and other artistic qualities
|
課程進度表 |
第1週 第一單元:劇場導論 1.課程介紹、分組與評分等相關規定。 2.劇場導論:引導學生進入中、西劇場的世界。 3.歌舞劇:通俗喜劇、商業劇場的人性與社會取向→「果陀劇團」《跑路天使》(Running Angel),2004精華版。 4.舞台劇:「果陀劇團」《我的大老婆》(My Wife),2005精華版。 *活動設計1:抽點學生發表「最近看過戲劇的回顧」口頭報告
第1-2週 第二單元:綜合劇場 1.多元表演藝術︰〔西班牙語〕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歡躍之旅》(Alegría)。 2.太陽馬戲團:起源於加拿大魁北克省附近聖保羅灣(Baie-Saint-Paul)小鎮。80年代初期,一群穿著引人注目的街頭表演者,踩著高蹺在街上大搖大擺地走著,玩雜耍、跳舞和噴火,或演奏音樂。該劇團的演出逐漸吸引人們的注意,後來遂改名為太陽劇團。 3.Alegria 融合文藝復興與威尼斯嘉年華風格。
第3-4週 第三單元:音樂劇 1. 〔英國〕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86首演。 2.音樂劇概論:分析戲劇情節、結構、人物、主題、舞台美術等戲劇要素。 3.探討法國巴黎歌劇院的劇場文化與建築設計風格。 *活動設計2:依據喜愛的戲劇類別分組
第5週 第四單元:法國歌劇 1.〔法國〕歌劇《鐘樓怪人》(Notre Dame de Paris),1998首演,2005版。 2.雨果(Victor Hugo)的世界著名小說《巴黎聖母院》與劇場之再創造。 3.分析討論:種族、宗教文化與人性、情慾等衝突。
第6-7週 1.〔法國〕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 Juliette),2001首演,2007版。 2.2001年1月在巴黎國會劇院首演後,至今吸引了超過六百萬觀眾欣賞,引起法語音樂劇旋風,被歐洲傳媒盛讚為「21世紀最偉大的流行音樂劇」。 3.在法國娛樂大亨傑哈‧路汶(Gerard Louvin)製作,以及詞曲創作者傑哈‧皮斯葛維克(Gerard Presgurvic)兩人合作下,將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筆下原本發生於16世紀伊麗莎白時代的愛情故事,改編於21世紀的法國重現。 4.討論愛情、婚姻與家世、父權社會架構之關係。
第8週 第五單元:舞台劇→莎翁劇本研讀 1.〔英國〕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四幕劇本研讀。 2.讀劇指導:莎士比亞「詩化」的台詞風格。 3.英國中世紀伊莉莎白女皇時代的文藝風氣與成就。 *活動設計3:課堂現場分組讀劇演練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第五單元:舞台劇→莎翁劇場 1.〔英國〕威廉‧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1595創作舞台劇,倫敦大劇院公演版。 2.莎翁劇場:表演形式賞析與討論。 3.莎翁故居(Shakespear's birthplace):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小鎮位於倫敦近郊,與莎士比亞博物館簡介。 4.探析莎士比亞成為英國文化的重要象徵。
第11-12週 第六單元:紐約百老匯音樂劇 *史蒂文生《化身博士》小說→「百老匯」音樂劇《變身怪醫》 1.〔蘇格蘭〕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小說《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1886出版。 2.〔美國〕音樂劇《變身怪醫》(Jekyll and Hyde)由創作觸角跨越流行、音樂劇與古典樂領域的名匠法蘭克‧懷德恩(Frank Wildhorn)配樂,與兼具流行音樂、電影及音樂劇之編劇、歌詞與音樂創作才華的英國大師—奧斯卡得主萊斯利‧布裏克斯(Leslie Bricusse)聯手創作。 3. 1997年4月《變身怪醫》於紐約百老匯普利茅斯劇院(The Plymouth Theatre)首演,公演1543場後,於2001年1月落幕,成為此家劇院映演檔期最長的戲碼。 4.獲得「東尼獎」最佳劇本等四項提名的音樂劇。 5.討論人性善惡交織、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等議題: 處理善與惡的兩種人性交戰→在善惡極端的二元性格中轉換。
第13-14週 第七單元:相聲劇 1.相聲劇介紹:傳統藝術發展之困境、相聲語言的機智詼諧、反諷嘲弄等具時代性的特質。 2.「表演工作坊」《那一夜我們說相聲》(The Night We Became Hsiang-Sheng Comedians),1993版。 3.「相聲瓦舍」《記得當時那個小》,2005版。 4.相聲劇的多元藝術與懷舊50-60年代:回顧台灣1970年代,藉由校園揭露該時代的文化特色與社會風尚。 *活動設計4:課堂現場分組報告「期末報告的進度與困難」
第15-16週 第八單元:歌仔戲 1.「明華園戲劇總團」《東方傳奇-白蛇傳》(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2006高雄衛武營版。 2.傳統戲劇的創新:歌仔戲與台灣文化的歷史變遷,白蛇傳奇的意義、人與「非人」的衝突與共生。 3.探討端午節的由來與民俗節慶意義。
第17週 第九單元:布袋戲→偶戲 1.布袋戲:興盛蛻變期→金光布袋戲產生。 2.「五洲園」黃俊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電視布袋戲,1970開播:史艷文成為民族英雄的迷思。 3.布袋戲:文化產業期→霹靂布袋戲破蛹重生,多媒體科技與傳統偶戲之結合。 4. 「霹靂」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The Legend of The Sacred Stone),2000首映。 5.從傳統的掌中布袋戲蛻變為現代偶戲,探討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數位化變遷與前景。
第18週:期末考試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具備中文、人文藝術的基本知能。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末
)
|
能融合統整所學知能,並以創新思維有系統地解決各項問題及積極學習。 |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期末
)
|
有條理的表達與溝通,能表現出應對進退的適當禮節,專注聆聽交談對象的說話內容,並給予積極回應之能力。 |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期末
)
|
能負責盡職,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態度;於團體中與人互助合作、有效地達成既定目標。 |
分組討論
|
書面報告
(
平時
)
|
具人文藝術、美學與倫理素養,能理解文化的意義,並於生活中展現人文反省、理性思維及批判的能力。 |
啟發思考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能積極服務與關懷他人,能以同理心關懷周遭人事物並體驗服務的意涵。 |
啟發思考
|
作業
(
期中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自編講義
|
作者 |
|
書局 |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美國〕Oscar G. Brockett(布羅凱特)原著,胡耀恆 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世界戲劇史》,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11月。 ※胡耀恆 著,《西方戲劇史》,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4月。 ※〔美國〕C. R. Reaske原著,林國源譯,《戲劇的分析》(How to Analyze Drama),台北:書林出版,1986年再版。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1992年2月一版。 ※〔美國〕 Edward A. Wright原著,石光生譯,《現代劇場藝術》(Understanding Today’s Theatre),台北:書林出版,1992年5月。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8月,初版二刷。 ※邱瑗,《音樂劇的9種風情》,台北:音樂時代文化事業,2006年1月。 ※Catherine Diamond(戴雅雯)原著,呂健忠 譯,《做戲瘋,看戲傻 十年所見台灣劇場的觀眾與表演(1988-1998)》,台北:書林,2000年。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北:台原出版社,1997年。 ※〔英〕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原著、方平 譯,《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台北:木馬文化,2001年。 ※〔蘇格蘭〕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原著、楊玉娘譯,《化身博士》,台北:小倉出版社,2010年。
|
教學軟體 |
1.自編講義。課堂講授,配合多媒體及簡報、影像教學。
2.「戲劇與文化」教學網址:http://faculty.stust.edu.tw/~bwwang/theatre/
(教育部優質通識教育計畫教學網)
3.「跨文化研究」教學網址:
http://faculty.stust.edu.tw/~bwwang/interculture/index.html
(教育部中綱計畫)
|
課程規範 |
1.本教學大綱得視教學實際需要調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