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LD06H01
|
課程中文名稱 |
藝術與城市文化
|
課程英文名稱 |
Art and the Culture of City
|
學分數 |
3.0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開課班級 |
人文藝術領域
|
任課教師 |
鍾淑惠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三
|
第4節
|
(N203)
|
週三
|
第5節
|
(N203)
|
週三
|
第6節
|
(N203)
|
|
課程時數 |
3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認識城市,有許多方式,除了實際走訪外,藉由藝術作品認識城市也是不錯的方式。本課程擬就繪畫、建築、音樂、戲劇、電影等領域選取作品探索城市的多元面向。同時,可藉由對於其他城市的認識,重新觀察並發掘本體城市的特點。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能透過觀察與討論,體會到在多元的社會中,創作者如何傳逹其個人的所見與感受。(G5)
|
|
7 表達溝通
|
2
|
擴展觀者的視野,帶領觀者進入不同的世界,關注被忽略的議題。(J1)
|
|
10 服務關懷
|
3
|
能藉由藝術作品中的城市觀察,認識城市,並理解異文化。(C2)
|
|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
4
|
探究觀察的方式與角度,並感受藝術的力量。(I4)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5
|
參與異文化的討論,重新省視並探索本體城市文化。(E2)
|
|
5 整合創新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5% |
0% |
5% |
15% |
15% |
5% |
15% |
5% |
20% |
15%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5% |
0% |
5% |
15% |
15% |
5% |
15% |
5% |
20% |
15% |
|
中文課程大綱 |
一、導論 二、繪畫:城市發展 三、雕塑:當代思潮 四、建築:城市空間 五、音樂戲劇:城市的階級與社會 六、攝影:城市紀實 七、電影:城市影像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 Introduction 2. Painting: urban development 3. Sculpture: contemporary thoughts 4. Architecture: urban space 5. Musical theater: social class and society 6. Photography: city documentary 7. Movie: city image
|
課程進度表 |
一 導論 二 繪畫:現代城市休閒─印象巴黎 三 繪畫:現代城市休閒─印象巴黎 四 繪畫:美好年代 五 建築:城市空間─顛覆與挑戰 六 建築:奧斯曼與巴黎 七 八 攝影:城市紀實─鏡頭下的真實世界 九 期中考 十 音樂劇:論述 十一 音樂劇:觀看 十二 音樂劇:城市的階級與社會 十三 報告 十四 報告 十五 電影:城市影像─新浪潮的衝擊 十六 電影:觀看-影像中的文化縮影 十七 電影:討論 十八 期末評量 本教學大綱得視教學需要調整之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筆試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筆試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無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能透過觀察與討論,體會到在多元的社會中,創作者如何傳逹其個人的所見與感受。(G5) |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筆試
(
期中
)
筆試
(
期末
)
|
擴展觀者的視野,帶領觀者進入不同的世界,關注被忽略的議題。(J1) |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能藉由藝術作品中的城市觀察,認識城市,並理解異文化。(C2) |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筆試
(
期中
)
筆試
(
期末
)
|
探究觀察的方式與角度,並感受藝術的力量。(I4) |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口頭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中
)
|
參與異文化的討論,重新省視並探索本體城市文化。(E2)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中
)
筆試
(
期中
)
筆試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
作者 |
|
書局 |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Cheroux, Clement Wilson, David H. (TRN), Henri Cartier Bresson, Harry N Abrams Inc, 2009. 2.Les années romantiques: la peinture française de 1815 à 1850. Paris: Editions de la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1995. 3.高階秀爾著,《法國繪畫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 4.Allen J. Scott著,董樹寶、張寧譯,《城市文化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0)。 5.Arthur Rothstein著,李文吉譯,《紀實攝影》(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 6.David Harvey著,國立編譯館、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出版社,2007)。 7.E.H. 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 8.Gisele Freund著,《攝影與社會》(台北:攝影家出版社,1990)。 9.Graham Robb著,莊安祺譯,《巴黎人》(台北:衛城出版社,2012)。 10.Jean Sempe,秋杉著,《一點巴黎》(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1.John Berger著,《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12.John Pultz著,李文吉譯,〈攝影中的人體〉&〈十九世紀:寫實主義與社會控制〉,《攝影與人體》(台北:遠流,1997),頁6-29。 13.Roland Barthes,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5)。 14.Susan Sontag,黃翰荻譯,《論攝影》(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15.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頁9-25,57-73。 16.阮義忠著,《當代攝影大師》(台北:攝影家,2000)。 17.施植明,《閱讀巴黎:建築群象與歷史印記》(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1)。 18.焦雄屏著,《法國電影新浪潮》(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評量: 1.學期成績: 期中考、期末考、平時成績包括期中報告、課堂討論、課堂參與、出席狀況及作業
2.個人期中報告:請就繪畫、建築、音樂劇、電影、攝影領域中,選擇一個台灣藝術創作者以台灣為主題的作品,探討作品中所呈現的台灣城市文化 1)口頭報告:第10週上傳作品檔案,第13、14週上台報告,每人5分鐘。 2)書面報告:一頁A4紙,(約千字左右),直拿橫寫,第15週課堂上繳交,逾時不收。
注意事項 1.本教學大綱得視教學需要調整之。 2.課堂學習行為的規範。 1)採固定座位,請依座位表入座 2)請勿使用手機 3)請準時上課 4)請參與討論 5)教室內請勿飲食 6)但凡課堂繳交,一律逾時不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