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LN00507
|
課程中文名稱 |
哲學與人生(與專四技資管一甲合開)
|
課程英文名稱 |
Philosophy And Life
|
學分數 |
3.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班級 |
夜四技資管一甲
|
任課教師 |
方中士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四
|
第12節
|
(T0109)
|
週四
|
第13節
|
(T0109)
|
週四
|
第14節
|
(T0109)
|
|
課程時數 |
3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以科技大學學生共同的人生問題為起點。從這裡出發,目的在於拉近哲學和人生問題的距離。同時,我們採專題的方式,將同學在學校及畢業後最可能面對的人生情境融入其中。在人生所可能面臨的問題中,哲學這門古老的學問仍能發揮「指點」人生的功能。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能了解「人生」的意義,進而反思個人的人生意義。
|
|
1 基本知能
|
2
|
引導學生在遭遇困難或陷入低潮時,能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
|
|
6 熱誠抗壓
|
3
|
了解遵守法律規則及規範之重要性,提升學生社會性。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4
|
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進而能以同理心去關懷服務他人。
|
|
10 服務關懷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25% |
5% |
5% |
5% |
5% |
10% |
5% |
5% |
25% |
10%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25% |
5% |
5% |
5% |
5% |
10% |
5% |
5% |
25% |
10% |
|
中文課程大綱 |
1.導論:人生、繞路與哲學 延伸主題討論:為什麼讀大學? 2.哲學是什麼? 延伸主題討論:偵探故事的推理法則與辯證法 3.認識你自己 延伸主題討論:亞里斯多德論「朋友是另一個自我」 4.洞悉生命的無常與死亡 延伸主題討論:從「被遺忘的時光」來看「生命的品質」與「生命的尊嚴」間的爭議 5.為什麼要遵守法律規則? 延伸主題討論:公民不服從權與政治權力的正當合法性 6.誰在控制我們? 延伸主題討論:從「權力」來談個人與體系 7.藝術與人生 延伸主題討論:音樂的穿透性與敘事想像力 8.宗教與人生 延伸主題討論:「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宗教意涵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第一週: 1 課程概述簡報 2 課程與學生作業報告參考書目簡報 3 小組分組辦法與成績評量 4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說明 第二週: 1哲學與人生的起點與目標簡報 2 議題與文本討論學習單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說明 第三週: 1 通識教育與個人主體的覺醒簡報:年輕人未來的挑戰與改變的起點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四週: 1 通識教育與個人主體的覺醒簡報:改變的起點與未來的想像 2 小組議題與文本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五週: 1 通識教育與個人主體的覺醒簡報:庶民日常生活的制約與自我毀壞 2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六週 1 哲學是甚麼簡報:人工智慧來了之反思 2 小組議題與文本討論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七週 1 認識你自己簡報:從宗教到科學的人文主義思維 2 小組議題與文本討論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八週 1 生命權/自主權:簡報由墮胎之自主權看當代生命倫理困境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期中考提交個人報告議題與次週討論文本提醒 第九週: 1 提交個人期中議題自我省思報告檔 2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十週 1 從安樂死與病人自主權簡報:安樂死、安寧照護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看人的生命自主權 第十一週 1 為甚麼要遵守法律簡報:從原住民的歷史轉型正義看國家法律公權力正當性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十二週 1 人民與國家關係簡報:言論與網路自由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十三週 1 人民與國家關係簡報:從土地徵收與居住權看法律政治的分配正義 2 小組議題與文本討論分享 3 次週議題與文本提示 第十四週 1 誰在操控我們簡報:教育與媒體的操控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十五週 1 誰在操控我們簡報:資本主義的市場消費邏輯操控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十六週 1 飲食、旅行與跨界反思簡報 2 小組議題討論與分享 3 次週議題與閱讀文本提示 第十七週 1 宗教與人生簡報:從宗教到科學 2 提交個人期末報告議題提醒 第十八週: 1 提交個人主題心得報告 2 教學回饋與教學檢討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能了解「人生」的意義,進而反思個人的人生意義。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引導學生在遭遇困難或陷入低潮時,能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書面報告
(
期中
)
|
了解遵守法律規則及規範之重要性,提升學生社會性。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進而能以同理心去關懷服務他人。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自願被吃的豬》
|
作者 |
Julian Baggini
|
書局 |
麥田出版社
|
年份 |
2012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Michael Sandel(2011),樂為良譯,雅言文化。 (2)《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Michael Sandel(2012),吳四明、姬健梅譯,先覺出版社。 (3)《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2版,邁可‧桑德爾 Michael Sandel ,黃慧慧譯,五南出版,2014。 (4)教師自編補充教材文本檔案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1. 分組操作目標與規則: (1)藉由分組討論促進意見表達與溝通能力 (2)在互動討論活動中提升學習動機 (3)藉由學員互動加強吸收教材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