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視窗
南臺科技大學105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代碼 1MD02Q01
課程中文名稱 公民社會的正義實踐(B)
課程英文名稱 The achievement of social justice
學分數 2.0
必選修 自選必修
開課班級 法政與社會類
任課教師 方中士
上課教室(時間)
週三 第5節 (T0104)
週三 第6節 (T0104)
課程時數 2
實習時數 0
授課語言 1.華語
輔導考證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張關懷弱勢者為公民社會追求正義的必要認知與素養,在社會是互利的事業預設下,導引學生認識對最不利者的自由平等權安排不是慈善愛心的不確定施捨給予,而是正義作為社會第一美德的實踐,是透過憲法保障公民權的落實。
為了把抽象的公民社會正義理念與學生的具體生活經驗聯結起來,以利學生觀照反省社會生活經驗,課程兼規劃乃聚焦於最容易被誤解也處極不利生存競爭的身心障礙及社會弱勢族群,從其社會文化處境到其公民自然人權的保障,讓學生深入弱勢族群的身心特質和困境,進而認知正確的關懷與協助弱勢族群之道。此為公民社會的必要關懷倫理。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編號中文課程學習目標英文課程學習目標對應系指標
1 能了解現代公民素養及社會正義的基本內涵。(A2) 1 基本知能
2 能建立公民社會正義理念,積極參與各項現代公民素養議題討論。(H3) 8 敬業合群
3 能探究、批判當前社會文化處境及公民人權保障之相關問題。(I5)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4 能善用所學現代公民素養及社會正義知識,主動參與社會服務工作。(J1) 10 服務關懷
5 養成關懷弱勢族群及其困境的情操及信念。(J2) 10 服務關懷
就業力培養目標
  校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專業知識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外語能力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素養 服務關懷
  20% 5% 5% 5% 5% 5% 5% 10% 10% 30%
  系指標 1 4 2 5 3 6 7 8 9 10
  基本知能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本土與國際意識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與倫理素養 服務關懷
  20% 5% 5% 5% 5% 5% 5% 10% 10% 30%
中文課程大綱 1.課程概述──最遙遠的距離
2. 通識觀點──打開心眼
3.〈黑暗視界〉──看見心世界
4. 社會生活的第一美德──關懷弱勢的正義
5.《正義論》──社會正義的實踐
6. 當人民遇見憲法──請幫幫「盲」
7. 憲法基本人權與社會弱勢關懷之補償正義
8. 自由的滋味
9.期中考
10.為甚麼要遵守法律?
11. 為甚麼要遵守法律?
12. 誰在操控我們?
13. 誰在操控我們?
14. 正義的道德判準
15. 正義的道德判準
16.小組期末簡報
17.小組期末簡報
18.期末成績與與課程檢討
英/日文課程大綱
課程進度表 第一週:
1.課程概述簡報:成績評量與報告說明、小組分組辦法
2.期中分組報告主題說明──如何以個人專業知能融滲入服務視障者專題
第二週:
1.通識教育與公民素養簡報
2.小組分組登記、期中考小組簡報題目與製作規範說明
3.追求正義實踐的認知態度與先備知識簡報

第三週:
1.與視障族群權益相關的國際公約、公約國內法、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等保障弱勢權益理念與法條
第四週:
支援社會身心障礙族群應有對自由平等權之尊的認知與實踐可能──以服務視障族群為例
第五週:
支援社會身心障礙族群應有對自由平等權之尊的認知與實踐可能──以服務視障族群為例

第六週:
.支援社會身心障礙族群應有對自由平等權之尊的認知與實踐可能──以服務視障族群為例
第七週:
1.期中學生分組主題簡報主題說明與題目分配
3.期中分組報告與個人報告檢討
第八週:
小組主題簡報(每組10分鐘)
第九週:
期中考:
提交個人主題報告與教師回饋
第十週
:期中考小組報告回饋與分享
第十一週:
憲法基本人權之二簡報
第十二週:
憲法基本人權之三簡報
第十三週:
憲法基本人權之四簡報
第十四週:
憲法基本人權之五簡報
第十五週:
憲法基本人權之六簡報
第十六週:
1.憲法基本人權之六簡報
2.期末小組簡報分組提醒
第十七週:
期末小組正義主題簡報
第十八週:
1.提交個人主題報告
2.教學回饋與成果檢討
課程融入SDGs
期考調查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
能了解現代公民素養及社會正義的基本內涵。(A2)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平時
能建立公民社會正義理念,積極參與各項現代公民素養議題討論。(H3)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書面報告期中
能探究、批判當前社會文化處境及公民人權保障之相關問題。(I5)
課堂講授  
課堂展演平時
能善用所學現代公民素養及社會正義知識,主動參與社會服務工作。(J1)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課堂展演平時
養成關懷弱勢族群及其困境的情操及信念。(J2)
分組討論  
書面報告期末
指定用書
書名
作者
書局
年份
國際標準書號(ISBN)
版本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參考書籍 1.主教材:
(1)《人權 民主 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許育典著,元照出版社,2010。
教師自編課程簡報(2)
參考教材:
(1)Michael Sandel(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樂為良譯。雅言文化。
0(2)Michael Sandel(2012)。《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吳四明、姬健梅譯。先覺出版社。
(3)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2012)。《挑戰未來公民──正義》。郭家琪譯。五南圖書出版社。
4.教師自編補充教材數位檔(國際公約、憲法暨與課程相關的法條、其他與正義議題相關參考資料文字檔)
教學軟體
課程規範 (三)期中考個人報告與提交
1.以自己所屬小組期中報告主題撰寫具題目、作者、前言、正若干節文、結語、註腳與參考文獻或資料格式的數位文字檔小報告,頁數至少02頁以上。
(2)個人報告於第九週期中考週星期三下午12:00前提交課程教學網頁作業區。

(三)期末考小組簡報與個人報告
1.期末考小組簡報題目與格式要點:
小組期末報告簡報格式:
小組簡報時間10分鐘,請自行預演與備妥簡報檔案。
期末小組簡報題目:
從國際二公約到憲法基本人權申論台灣社會的正義的喪失與恢復可能議題,如轉型正義、居住正義、土地正義、分配正義、匡正正義、環境正義……。

2.期末考個人報告題目、提交、格式:
(1)題目、主題與格式:
以期末所屬小組報告主題自行命題,整理自己小組期末簡報製作過程搜集資料,加上他組報告個人心得與個人對本課程期末回饋意見三部分,頁數自定(檔案命名與檔案內題目下務必有學生姓名學號)。
(2)期末個人報告提交:於期末考週18週星期三下午12:00前提交課程教學網頁作業區。
本課程另加入我要推展要「健康上網、幸福學習」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