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MD02W01
|
課程中文名稱 |
當代國際關係與全球觀察
|
課程英文名稱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 Observation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開課班級 |
法政與社會類
|
任課教師 |
郭俊麟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三
|
第5節
|
(L509)
|
週三
|
第6節
|
(L509)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既是一門政治科學領域的專業學科,亦是通識教育的重要課程。傳統上,主權國家是國際關係主要行為者,國際關係即各主權國家之間的行動、反應及互動過程所造成的結果及現象。在當今世界裡,除了主權國家,諸如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國際事務龐雜多樣,從全球化、領土紛爭、外交談判、軍事衝突、民族主義、恐怖主義、金融貿易、世界人權、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等,皆是國際關係探討的議題。具備國際關係知識,已非政治領袖、外交官或學者所專屬,而是每位公民皆應具備的基本知識。本課程冀望讓科技大學學生在專業學科與技術能力之外,亦能瞭解國際脈動,掌握國際發展動向,成為熟悉國際事務,具國際移動素養之現代公民。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強調國際移動核心素養融入課程設計,透過課程規劃、教學策略、課堂活動及時事議題分析,培養學生國際事務觀察分析力。
|
|
1 基本知能
|
2
|
深化課程知識涵養,提升學生國際關係學習興趣,關切國際發展趨勢。
|
|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
3
|
結合通識教育教師及專業系所教師學術專業,授予學生國際關係全貌。
|
|
5 整合創新
|
4
|
規劃分組議題討論,教學助理從旁協助引領,充分探討國際關係議題。
|
|
7 表達溝通
|
5
|
透過小組團隊合作,合力完成作業報告與分組討論成果。
|
|
8 敬業合群
|
6
|
強調邏輯思維,訓練學生進行理性思辨,關心人類生存發展。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5% |
5% |
15% |
15% |
5% |
15% |
10% |
10% |
5%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5% |
5% |
15% |
15% |
5% |
15% |
10% |
10% |
5% |
|
中文課程大綱 |
本課程規劃三大層面進行講授:國際政治、經濟與環境,各項層面構成國際關係重要知識內涵,各層面之細項內容如下:(一)國際政治:國際體系、權力政治、外交政策、軍事力量、國際組織;(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跨國企業、產業發展、南北差距;(三)國際環境:人口趨勢、文明衝突、全球暖化、生態保育、能源危機。依據上述內容,本課程規劃13個主題單元,各單元主題為:(1)日常生活與國際事務關係;(2)世界文明與國際體系;(3)國際現實與權力政治;(4)國家利益與外交政策;(5)國際安全與區域衝突;(6)軍事力量與核武管制;(7)國際組織與國際法;(8)國際經貿與跨國企業;(9)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挑戰;(10)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11)人口趨勢與全球環境;(12)全球化與永續發展;(13)全球架構下的臺灣。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本課程規劃三大層面進行講授:國際政治、經濟與環境,各項層面構成國際關係重要知識內涵,各層面之細項內容如下:(一)國際政治:國際體系、權力政治、外交政策、軍事力量、國際組織;(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跨國企業、產業發展、南北差距;(三)國際環境:人口趨勢、文明衝突、全球暖化、生態保育、能源危機。依據上述內容,本課程規劃13個主題單元,各單元主題為:(1)日常生活與國際事務關係;(2)世界文明與國際體系;(3)國際現實與權力政治;(4)國家利益與外交政策;(5)國際安全與區域衝突;(6)軍事力量與核武管制;(7)國際組織與國際法;(8)國際經貿與跨國企業;(9)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與挑戰;(10)東亞區域政治經濟發展;(11)人口趨勢與全球環境;(12)全球化與永續發展;(13)全球架構下的臺灣。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強調國際移動核心素養融入課程設計,透過課程規劃、教學策略、課堂活動及時事議題分析,培養學生國際事務觀察分析力。 |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深化課程知識涵養,提升學生國際關係學習興趣,關切國際發展趨勢。 |
分組討論
|
書面報告
(
平時
)
|
結合通識教育教師及專業系所教師學術專業,授予學生國際關係全貌。 |
課堂講授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規劃分組議題討論,教學助理從旁協助引領,充分探討國際關係議題。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
透過小組團隊合作,合力完成作業報告與分組討論成果。 |
分組討論
|
作業
(
期中
)
|
強調邏輯思維,訓練學生進行理性思辨,關心人類生存發展。 |
分組討論
|
作業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圖解國際關係
|
作者 |
陳牧民、陳宛郁
|
書局 |
五南
|
年份 |
2014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9789571177618
|
版本 |
初版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劉必榮(2014),看世界的方法-國際觀的第一本書,台北:先覺出版社。
|
教學軟體 |
自製簡報投影片教材
|
課程規範 |
歡迎對國際關係議題有興趣的同學選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