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I0D11803
|
課程中文名稱 |
幼兒園教材教法(二)
|
課程英文名稱 |
Kindergarte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二)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班級 |
四技幼保三乙
|
任課教師 |
李淑娟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二
|
第3節
|
(W0502)
|
週二
|
第4節
|
(W0502)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1. 強化「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統整性教學活動設計之知能。 2. 透過課堂模擬教學與幼兒園試教,增進運用幼兒教材教法之教學實務能力。 3. 增進創新思考與教學計畫能力。 4. 培養敏銳觀察力及教學自我省思之能力。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認識分科課程的缺失
|
|
1 教保知識
|
2
|
知道創造有意義的學習
|
|
2 教保實務
|
3
|
瞭解新課綱的學習面向並相互統整
|
|
8 驗證整合
|
4
|
培養創造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
|
5 人際溝通
|
5
|
增進課程組織與統整性知識的能力
|
|
10 社會適應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30% |
20% |
0% |
20% |
0% |
10% |
20% |
0% |
0% |
0% |
|
系指標 |
1 |
2 |
3 |
8 |
4 |
10 |
5 |
6 |
9 |
7 |
|
教保知識 |
教保實務 |
文書處理 |
驗證整合 |
語言表達 |
社會適應 |
人際溝通 |
專業倫理 |
人文氣質 |
服務學習 |
|
30% |
20% |
0% |
20% |
0% |
10% |
20% |
0% |
0% |
0% |
|
中文課程大綱 |
1.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統整性教學活動設計實例之練習。 2. 教材教具設計及製作練習:搭配課堂模擬教學及幼兒園實際試教,以分組方式進行,並展 示成果。 3. 課堂模擬教材教法教學演練:以分組方式進行統整性教學活動設計之模擬試教,並撰寫教 學省思報告。 4. 幼兒園實地試教:以「幼兒園」為單位分組進行,實地試教,製作試教光碟,並撰寫教學 省思報告。 5. 試教成果分享:分組展示幼兒園實地試教之教學成果,並口頭報告教學省思之內容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第1週—(1)課程介紹與評量說明。(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總綱簡介。 第2週—幼兒園新課綱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認識─領域之學習理論、領域能力 (覺察與模仿、協調與控制、組合與 創造)、 與學習面向(身體動作、用具操作、健康行動)。 第3週—幼兒園新課綱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認識─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運用與教材規劃。 第4週—幼兒園新課綱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的認識─教學法與教學實例。 第5週—幼兒園新課綱美感領域的認識─領域之學習理論、領域能力(探索與覺察、表現與創作、回應與賞析)與學習 面向(情意、藝術媒介)。 第6週—幼兒園新課綱美感領域的認識─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運用與教材規 劃。 第7週—幼兒園新課綱美感領域的認識─教學法與教學實例。 第8週—幼兒園新課綱認知領域的認識─領域之學習理論、領域能力(蒐集訊息、整理訊息、解決問題)與學習面向(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自然現象、文化產物)。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幼兒園新課綱認知領域的認識─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運用與教材規劃。 第11週—幼兒園新課綱認知領域的認識─教學法與教學實例。 第12週—統整性課程主題課程設計 第13週—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工具介紹與使用 第14週—設計身體動作與健康、美感和認知等三領域之教學活動 第15週—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及活動流程分享(口頭報告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過程、活動設計及教具運用) 第16週—教學演示與討論 / 撰寫省思和修正教學活動設計(一)。 第17週—教學演示與討論 / 撰寫省思和修正教學活動設計(二)。 第18週—期末考/綜合討論。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認識分科課程的缺失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知道創造有意義的學習 |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瞭解新課綱的學習面向並相互統整 |
課堂講授
實作演練
|
日常表現
(
平時
)
筆試
(
期中
)
實作
(
期末
)
|
培養創造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
啟發思考
分組討論
|
日常表現
(
平時
)
設計製作
(
期末
)
|
增進課程組織與統整性知識的能力 |
分組討論
實作演練
|
設計製作
(
平時
)
課堂展演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
作者 |
教育部
|
書局 |
教育部
|
年份 |
2016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下)。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健康安全實用手冊(下)。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課程發展參考實例(上)。台北市:教育部。 林佩蓉(2012)。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台北市:教育部。
|
教學軟體 |
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工具
|
課程規範 |
1.禁止在課堂上無故睡覺 2.報告依排定時間完成 3.手機使用只限與課程活動相關之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