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視窗
南臺科技大學106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代碼 01D1150L
課程中文名稱 台灣與世界
課程英文名稱 Taiwan in the World
學分數 2.0
必選修 必修
開課班級 四技創設二甲
任課教師 楊子震
上課教室(時間)
週四 第2節 (T0308)
週四 第3節 (T0308)
課程時數 2
實習時數 0
授課語言 1.華語
輔導考證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在引導學生深入、立體認識台灣歷史,引領學生取得台灣歷史鎖鑰,學習實用、實際、寬廣、的台灣歷史知識;從生活中學習,培育學生寬廣的台灣歷史視野,進而養成深具台灣主體意識兼具世界觀的公民。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編號中文課程學習目標英文課程學習目標對應系指標
1 能深入認識台灣歷史,有效地解決各項問題。(A3) 1 基本知能
2 獨創具體的創新思維,解析台灣歷史古今的不同。(E4) 5 整合創新
3 統合歷史知識於生活或學習中,拓展歷史視野,適切因應地球村及國際化趨勢。(C3)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4 建立台灣主體意識,展現對本土及國際文化的理解,培育具世界觀及人文素養的公民。(C2)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5 能了解台灣歷史的發展與意義,並於生活中展現反省、理性思辨的能力。(I4)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6 展現負責盡職、秉持敬業精神完成各項任務並服務社會。(H1) 8 敬業合群
7 關懷台灣的周遭環境,維護台灣與世界的利益共存(J4) 10 服務關懷
就業力培養目標
  校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專業知識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外語能力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素養 服務關懷
  15% 0% 0% 15% 30% 0% 0% 15% 15% 10%
  系指標 1 4 2 5 3 6 7 8 9 10
  基本知能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本土與國際意識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與倫理素養 服務關懷
  15% 0% 0% 15% 30% 0% 0% 15% 15% 10%
中文課程大綱 (各單元主題如下:
1.導論:視角(台灣之主體性及其在世界的位置與角色)
2.交通變遷下的台灣
3.全球經濟網路中的台灣
4.疾病無國界:鼠疫、SARS與新流感
5.外來思潮的巨浪:民主、人權與法治
6.通俗文化與娛樂:音樂、藝術等
7.觀念的衝擊與調整:婚姻愛情與多元情慾
8.物質生活與流行教主:時尚、饗宴與慾望
9.民主體制與新式教育:世界公民與現代國民
10.宗教奇蹟:影響台灣的主要宗教
11.殖民與被殖民經驗
12.原住民問題
13.台灣的未來:知識經濟…等
英/日文課程大綱
課程進度表 ‧ 課程介紹與說明
‧ 討論課題
主題1 剪不斷,理還亂:臺日關係
主題2 自我敘事的探索:紀錄影片
主題3 我群‧他者‧認同:外省族群
主題4 難以面對的真相:差距矛盾
主題5 通過儀禮的創出:環島巡禮
主題6 尋找臺灣生命力:庶民文化
主題7 少年十五二十時:青澀歲月
主題8 共生社會的可能:互助扶持

2018年4月5日(四)清明節放假
課程融入SDGs
期考調查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
能深入認識台灣歷史,有效地解決各項問題。(A3)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獨創具體的創新思維,解析台灣歷史古今的不同。(E4)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統合歷史知識於生活或學習中,拓展歷史視野,適切因應地球村及國際化趨勢。(C3)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建立台灣主體意識,展現對本土及國際文化的理解,培育具世界觀及人文素養的公民。(C2)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能了解台灣歷史的發展與意義,並於生活中展現反省、理性思辨的能力。(I4)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展現負責盡職、秉持敬業精神完成各項任務並服務社會。(H1)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關懷台灣的周遭環境,維護台灣與世界的利益共存(J4)
課堂講授  
成果驗收  
參觀實習  
日常表現平時
日常表現期中
同儕互評平時
自我評量平時
筆試期末
指定用書
書名 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
作者 野島剛著(張雅婷譯)
書局 聯經
年份 2015年
國際標準書號(ISBN) 9789570846454
版本 初版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參考書籍 1.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臺灣國際政治史(完整版)》(臺北:前衛,2002年2月)

2. 安德魯.戈登著(李朝津譯),《二十世紀日本:從德川時代到現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3月)

3. 蔣竹山、陳俊強、李君山、楊維真,《巨龍的蛻變─中國一八四○至二○○八─》(臺北:五南,2009年3月)

4.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臺北:聯經,2009年12月)

5. 若林正丈著(李承機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3月)

6.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玉山社,2014年4月)

7.林孝庭,《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臺北:聯經,2015年6月)

8.謝仕淵,《新版 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玉山社,2017年11月)
教學軟體
課程規範 1.準時到課或全程出席有困難者,加退選前建議請再三思。

2.詳細課程規範、評量方式等將於第一週進行說明,請務必出席。

3.課程進度得視實際需要調整。

4.上課中嚴禁使用任何3C產品。

5.指定用書為課前預習、課堂討論所必需,請務必自行購入或確保長期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