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視窗
南臺科技大學108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代碼 01N06U01
課程中文名稱 台灣遺產
課程英文名稱 Taiwan Heritage
學分數 2.0
必選修 必修
開課班級 夜企管產攜一甲
任課教師 蔡漢生
上課教室(時間)
週一 第6節 (S207)
週一 第7節 (S207)
週一 第8節 (S207)
課程時數 2
實習時數 0
授課語言 1.華語
輔導考證
課程概述 本課程係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世界遺產的三項分類、再佐以該組織另外分類,將台灣珍貴且特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觀區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複合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四項;進而解析台灣遺產成因和發展,並探索其自然科學和人類開發意義,進而評賞台灣遺產的科學性、藝術性和生活性;最後重構人地之間的倫理關係,並呼籲國內外人士共同重視、珍惜、保護和拯救台灣土地上的獨特遺產,以做為一種榮譽或是旅遊金字招牌。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編號中文課程學習目標英文課程學習目標對應系指標
1 提高具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藝術的基本知能,並提高科學素養。 1 基本知能
2 強化對本土環境的認知、以及對環保議題之國際趨勢的理解。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3 能有組織、有系統且有條不紊地表逹對台灣遺產的觀察結果和論述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關聯性。 7 表達溝通
4 理解先人創造台灣遺產的歷史經驗,以認知刻苦耐勞、終身學習與工作態度的重要性 8 敬業合群
5 能理解台灣遺產中之自然、文化與歷史的意義,以提高對生活週遭事物意義的領受力。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6 解析人類與環境互動的倫理關係,以提高理性思辨各種倫理的建構與抉擇,強化反省、理性思維及批判的能力。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7 探究對周遭自然環境之關懷與保護的重要性,促進台灣的永續發展。 10 服務關懷
就業力培養目標
  校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專業知識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外語能力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素養 服務關懷
  15% 5% 5% 5% 10% 5% 10% 10% 20% 15%
  系指標 1 4 2 5 3 6 7 8 9 10
  基本知能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本土與國際意識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與倫理素養 服務關懷
  15% 5% 5% 5% 10% 5% 10% 10% 20% 15%
中文課程大綱 1. 遺產的定義和分類
2. 台灣自然遺產的定義與內容
3. 台灣文化遺產的定義與內容
4. 台灣複合遺產的定義與內容
5. 台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與內容
6. 台灣遺產的價值與保護
英/日文課程大綱 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ritage
2. Definition and content of Taiwan's natural heritage
3. Definition and content of Taiwan's cultural heritage
4. Definition and content of Taiwan's 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composite heritage
5. Definition and content of Taiwa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6. The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Taiwan heritage
課程進度表 第一週 課程介紹與世界遺產的定義、分類和目的
(1)世界遺產的定義和分類
(2)台灣為何沒有世界遺產

第二週 世界著名遺產之介紹與台灣遺產之概念的引用與作用
(1)為何台灣沒有世界遺產?
(2)台灣遺產之概念的引用與作用

第三週 台灣特殊價值的自然面貌
(1)特殊的地質與地形結構群
(2)特殊的生物結構群

第四週 台灣稀有的天然名勝與保護區
(1)絕妙的天然名勝
(2)瀕危的動植物物種生態區

第五週 台灣特殊價值的文物與建築群
(1)特殊意義與價值的文物與建築群
(2)獨特歷史意義的建築群

第六週 台灣獨特歷史價值的遺址
(1)特殊價值的人造工程傑作
(2)獨特歷史價值的考古遺址區

第七週 期中考

第八週 台灣先民人定勝天或天人合一的文化景觀
(1)先民適應與開發環境的角色
(2)知識與技術演進的文化景觀變遷

第九週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遺產的關係
(1)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差異
(2)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時代發展的意義

第十週 台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
(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
(2)特殊意義與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十一週 台灣遺產的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1)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2)遺產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第十二週 期末考
課程融入SDGs
期考調查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筆試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筆試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
提高具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藝術的基本知能,並提高科學素養。
課堂講授  
筆試期中
筆試期末
強化對本土環境的認知、以及對環保議題之國際趨勢的理解。
課堂講授  
筆試期中
筆試期末
能有組織、有系統且有條不紊地表逹對台灣遺產的觀察結果和論述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關聯性。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口頭報告平時
日常表現平時
理解先人創造台灣遺產的歷史經驗,以認知刻苦耐勞、終身學習與工作態度的重要性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筆試期中
筆試期末
能理解台灣遺產中之自然、文化與歷史的意義,以提高對生活週遭事物意義的領受力。
啟發思考  
口頭報告平時
日常表現平時
解析人類與環境互動的倫理關係,以提高理性思辨各種倫理的建構與抉擇,強化反省、理性思維及批判的能力。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口頭報告平時
筆試期末
探究對周遭自然環境之關懷與保護的重要性,促進台灣的永續發展。
啟發思考  
口頭報告平時
指定用書
書名 自編教材
作者
書局
年份
國際標準書號(ISBN)
版本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參考書籍 1.世界遺產全書。朱月華主編。墨刻出版社。2018/10/20。ISBN:9789862894262
2.世遺18: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向前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2年。ISBN:978-986-03-2005-3。
3.台灣歷史與文化。劉燕儷主編。新文京出版社。2019/08/30。ISBN:9789864305247。第四版。
4.台灣的國家公園。魏宏晉著、金炫辰繪。遠足文化出版社。2010/05/10。ISBN:9789866731556。
5.台灣的原住民。陳雨嵐著。遠足文化出版社。2004/10/01。ISBN:9867630491。
教學軟體 powerpoint
課程規範 1.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討論為輔,本教學大綱得視教學需要調整之。
2.上課勤惰情況(缺曠或遲到)會列為平時成績之考核。
3.上課時會採隨機抽問或分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導向學習。
4.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