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03D01401
|
課程中文名稱 |
青少年心理學
|
課程英文名稱 |
Psychology of Adolescent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班級 |
教育學程-中,教育學程-小
|
任課教師 |
黃惠慈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二
|
第7節
|
(N403)
|
週二
|
第8節
|
(N403)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1.教師檢定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
課程概述 |
介紹青少年定義及其身心發展之特色, 以了解青少年時期的發展任務及危機, 幫助學生在未來任教職時, 能進一步了解學生和協助學生的適應和發展。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無。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了解青少年定義
|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Adolescent
|
1 教育專業素養
|
2
|
青少年時期的特色
|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Adolescent
|
3 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3
|
青少年的發展任務
|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al Task of Adolescent
|
4 教學實施能力
|
4
|
青少年的發展危機
|
Understanding the Crises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
1 教育專業素養
|
5
|
掌握輔導青少年的技巧
|
Mastering the Skills of Adolescent Guidance
|
7 學生輔導能力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30% |
50% |
0% |
0% |
0% |
0% |
20% |
0% |
0% |
0% |
|
系指標 |
1 |
3 |
4 |
6 |
10 |
8 |
|
5 |
7 |
2 |
|
9 |
|
教育專業素養 |
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教學實施能力 |
學習評量能力 |
資訊科技能力 |
專業成長能力 |
|
班級經營能力 |
學生輔導能力 |
教育專業倫理 |
|
服務及協作領導能力 |
|
30% |
20% |
30% |
0% |
0% |
0% |
|
0% |
20% |
0% |
|
0% |
|
中文課程大綱 |
1.導論 -- 青少年的意義 2.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一) 3.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二) 4.青少年的生理發展與輔導 5.青少年的性發展、性愛問題與輔導 6.青少年社會化與性別角色的發展與輔導 7.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與輔導 8.青少年的自我與情緒的發展與輔導 9.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與宗教發展及輔導 10.青少年的生涯與休閒發展與輔導 11.家庭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12.同儕、學校與社會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13.青少年的偏差行為與防治 14.青少年犯罪問題與防治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The Definition of Adolescent 2.The Theories of Adolescent (1) 3.The Theories of Adolescent (2) 4.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5.The Sexu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6.The Socialization and Gender Roles of Adolescent 7.The Cognition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8.The Self-Concept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9.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and Value of Adolescent 10.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and Leisure of Adolescent 11.The Impact of Family on Adolescent 12.The Impact of Peer-Group and School on Adolescent 13.The Deviation of Adolescent 14.The Crime of Adolescent
|
課程進度表 |
導論 -- 青少年的意義 2.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一) 3.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二) 4. 青少年的生理發展與輔導 5. 青少年的性發展、性愛問題與輔導 6. 青少年社會化與性別角色的發展與輔導 7. 青少年性別角色的發展與輔導 8. 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與輔導 9. 期中考 10. 影片欣賞與討論 11. 青少年的自我與情緒的發展與輔導 12. 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與宗教發展及輔導 13. 青少年的生涯與休閒發展與輔導 14. 家庭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15. 同儕、學校與社會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16. 青少年的偏差行為與防治 17. 青少年犯罪問題與防治 18. 期末考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筆試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筆試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十二週至十七週口頭報告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了解青少年定義 |
課堂講授
|
筆試
(
平時
)
|
青少年時期的特色 |
分組討論
|
同儕互評
(
平時
)
|
青少年的發展任務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青少年的發展危機 |
分組討論
|
筆試
(
期中
)
|
掌握輔導青少年的技巧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口頭報告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
作者 |
黃德祥
|
書局 |
五南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教師自編講義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