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03D04201
|
課程中文名稱 |
教育概論
|
課程英文名稱 |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班級 |
教育學程-中,教育學程-小
|
任課教師 |
黃惠慈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二
|
第11節
|
(W0601)
|
週二
|
第12節
|
(W0601)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本科目為所有教育學分中最基本課程,介紹教育領域中的各個主題, 以期學生能對教育學程中各科知識及其關係有最基本的認識.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能了解教育的基本理念
|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educational basic concept.
|
2 教育專業倫理
|
2
|
能了解教育理論的基礎
|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
|
1 教育專業素養
|
3
|
能評析教育制度與行政
|
To be able to analyz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administration.
|
8 專業成長能力
|
4
|
具備有關學生、教師、學校及課程的相關知識
|
To be able to own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student, teacher, school and curriculum.
|
5 班級經營能力
|
5
|
能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及態度
|
To be able to form correct educational idea and attitude.
|
9 服務及協作領導能力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25% |
0% |
0% |
10% |
0% |
30% |
0% |
15% |
0% |
20% |
|
系指標 |
1 |
3 |
4 |
6 |
10 |
8 |
|
5 |
7 |
2 |
|
9 |
|
教育專業素養 |
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教學實施能力 |
學習評量能力 |
資訊科技能力 |
專業成長能力 |
|
班級經營能力 |
學生輔導能力 |
教育專業倫理 |
|
服務及協作領導能力 |
|
25% |
0% |
0% |
0% |
0% |
10% |
|
30% |
0% |
15% |
|
20% |
|
中文課程大綱 |
1. 教育的基本理念 2. 教育的歷史發展 3. 教育的理論基礎 4. 教育的對象--學生 5. 教育的施教者--教師 6. 教育的實施場所--學校 7. 教育的內容--課程 8. 教育的方法--教學與評量 9. 教育的方法--訓育與輔導 10. 教育的行政組織 11. 學校教育的制度 12. 教育資源的運用 13. 教育的研究方法 14. 教育的未來發展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The Basic Idea about Education 2.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3.The Theories of Education 4.The Object of Education 5.How to become a good Teacher 6.School 7.Curriculum 8.Teach and Assessment 9.Guidance 10.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 11.The System in Education of School 12.How to use the Resources in Education 13.The Research Method of Education 14.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
課程進度表 |
1. 教育的基本理念 2. 教育的歷史發展 3. 教育的理論基礎 4. 教育的對象--學生 5. 教育的施教者--教師 6. 教育的實施場所--學校 7. 教育的內容--課程 8. 教育的方法--教學與評量 9. 教育的方法--訓育與輔導 10. 教育的行政組織 11. 學校教育的制度 12. 教育資源的運用 13. 教育的研究方法 14. 教育的未來發展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能了解教育的基本理念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能了解教育理論的基礎 |
課堂講授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能評析教育制度與行政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具備有關學生、教師、學校及課程的相關知識 |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筆試
(
期末
)
|
能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及態度 |
啟發思考
|
日常表現
(
平時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教育概論
|
作者 |
吳清山
|
書局 |
五南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教師自編教材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