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視窗
南臺科技大學109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代碼 1CM00501
課程中文名稱 感性工程實證研究
課程英文名稱 Kansei Engineering
學分數 3.0
必選修 選修
開課班級 碩研產設一甲
任課教師 張育銘
上課教室(時間)
週二 第6節 (X301)
週二 第7節 (X301)
週二 第8節 (X301)
課程時數 3
實習時數 0
授課語言 1.華語 2.英語
輔導考證
課程概述 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起源於日本,為使用者為中心的嶄新產品開發技術,測量使用者的感官偏好、根據使用者的感覺需求來生產新產品。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感受難以被衡量,而感性工程即是將感性轉換成理性的過程,在課程中首先會進行感性工程研究方法介紹,接著會透過大量的文獻來進行討論,最後以實際案例來探討。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編號中文課程學習目標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1 能瞭解在生活上的感性工程應用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Kansei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life.
2 能轉換出各種與人相關的質化或量化的感受 To be able to translate the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of all human perception
3 能以感性工程的理論基礎對自己的創意設計理念陳述與詳細說明 To be able to combine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Kansei engineering, and creative design ideas can be explained or detailed description.
4 能採取分工或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作業 To be able to take the division or cooperation to complete about homework.
5 能以人為本的出發點來思考產品對人各種的影響 To be able to think multiple effects of product design for human viewpoints.
就業力培養目標 此門課程無設定權重值
中文課程大綱 本課程將延續上學期之[研究方法與學術倫理]課程,以進階型感性工學研究為研究主題,請同學由研究主題[人、事、時、地、物]要因,以及研究方法[分析方法、設備]中,產生進階型感性工學研究主題,並且進行感性工學之學習。同時,本課程也兼具分析方法的學習,將以設計領域常被引用之多變量分析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培育同學未來進行專題論文之研究所需。

首先針對主題,要求同學研讀資料後,提出心得與想法,並經由集體討論與教師的補充說明之後,能夠更清楚的瞭解設計研究的理念。並由分組同學以實際操作的過程,循序演進以體驗[感性工學]設計研究中兼及強化分析方法運用的實際方法。
英/日文課程大綱 This course will continue the course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Academic Ethics] in the first semester, with advanced KANSEI engineering research as the research topic, and students should be asked by the research topic [people, things, time, place, things] and research methods regarding analysis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equipment, the subject of advanced KASNEI engineering is produced, and the study of KANSEI engineering i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this course also has the study of analytical methods. The multi-variable analysis method often cited in the design field will be the main content to cultivate the future research needs of the students.

First of all, for the them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tudy the materials, put forward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and through the collective discussion and the teacher's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 can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design research. And the students will gradually evolve to experience the practical methods of using the intensive analysis method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perceptual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operation.
課程進度表 1 2/23 課程概要內容,上課方式簡介 自行分組,討論演練課題(感性工學)
2 3/2 感性工學是甚麼?(複習)
兼具思考感性工學的演化可能性 文獻收集與彙整
(國外3+國內10)
3 3/9 演練課題檢討與確認 分組討論
4 3/16 發表1-題目與文獻 評分
收集語彙與圖片
5 3/23 語彙(樣本)之挑選1(語彙調查法&KJ法) 語彙調查
6 3/30 語彙(樣本)之挑選2(因素分析) 分析方法
7 4/6 放假(校慶補假)
8 4/13 語彙(樣本)之挑選3(集群分析) 分析方法
9 4/20 期中考周
10 4/27 發表2-語彙與圖片之篩選成果 評分
11 5/4 意象調查法(SD法)
資料收集與調查
(質化式感性工學演練)
調查方法
(課堂演練)
12 5/11 資料收集與調查
(質化式感性工學演練) 調查
(課堂演練)
13 5/18 調查資料彙整&分析(數量化I類)
14 5/25 分析結果之解讀(數量化I類&MRG) 分析方法
15 6/1 分析結果與討論
16 6/8 解讀結果確認&報告彙整 分組討論
17 6/15 發表3-研究成果發表 評分
18 6/22 期末測驗,繳交期末報告
期考調查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
能瞭解在生活上的感性工程應用
實作演練  
口頭報告期末
能轉換出各種與人相關的質化或量化的感受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期中
口頭報告期末
能以感性工程的理論基礎對自己的創意設計理念陳述與詳細說明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平時
口頭報告期末
能採取分工或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作業
實作演練  
口頭報告期中
口頭報告期末
能以人為本的出發點來思考產品對人各種的影響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期末
指定用書
書名
作者
書局
年份
國際標準書號(ISBN)
版本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參考書籍 多變量分析,黃俊英,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2000
SPSS統計應用實務,吳明隆,松崗,2001
SPSS For Windows (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多變量統計分析等),松崗
教學軟體
課程規範 本課程將延續上學期之[研究方法與學術倫理]課程,著眼點將置於以設計工學(Design Engineering)與感性工學(Kansei Engineering)為出發點,以感性工學研究為研究主題,請同學由研究主題[人、事、時、地、物]要因,以及研究方法[分析方法、設備]中,產生感性工學研究主題,並且進行感性工學之學習。
同時,目前為止設計研究方法偏向於現象的說明,缺乏利用統計或數學模式進行分析之方法論,由科學性及工學性之角度探討設計研究之問題,因此本課程也兼具分析方法的學習,將以設計領域常被引用之多變量分析方法為主要內容(包含KJ、因素分析、集群分析、數量化一類/複回歸分析等分析方法),灌輸及培養學生利用科學性方法作分析之方法論概念,並經由實際的課題作業中實際體會分析方法的精要,以培育同學未來進行專題論文研究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