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LD04803
|
課程中文名稱 |
由南臺看臺南(D)
|
課程英文名稱 |
Viewing Tainan from STUST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開課班級 |
歷史文明類
|
任課教師 |
陳雯宜,蕭百芳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五
|
第5節
|
(T0112)
|
週五
|
第6節
|
(T0112)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在聯合國疾呼人類該珍惜、保護、拯救和重視地球上獨特的世界遺產,與日本越後妻利用當地自然景觀特色舉辦大地藝術祭,進而成功的創造在地價值,在在顯示在地文化的重要性,也獲得全球各國的支持與認同。以此,本校欲發展在地特色,連結社區以朝區域大學發展,成為地方與社區發展的主力。為達此目標,即從讓學生認識本校所在地區─台南,到體認地區的需求而作出反饋,通識中心嘗試設計出不同階段的在地文化關懷系列課程。 本課程為在地關懷系列的初階課程,旨在讓學生全面的了解、認識與接觸台南,以作為反饋地方奠定在地文化關懷系列課程之基。為達全面的認識台南,空間範圍包括舊的台南市與台南縣;時間則以台南特有的歷史背景為主,上溯至荷據時代前到當今。除了台南基本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外,課程內容則適度的融入生態議題、經貿過往、文創聚落、文學采風、原民文化等,讓修課同學從台南的特色與其各種面向來認識台南。 為貼近在地文化,讓修課學生能實際認識台南的在地文化,採取社會參與式的實地參訪為主軸,為此設計出一套特有的上課模式。即共時教學、實地參訪、共時討論與交流。「共時教學」旨在建置實地參訪的基礎知識,以讓實地參訪時,修課學生能容易的融入參訪地的人、事與物;「實地參訪」,主以在地導覽老師帶領,搭配課程設計的作業與活動;「共時討論與交流」則將參訪的經驗、感想與在地需求的想法以小組問題導向的方式作交流。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了解台南從荷據前至今的歷史脈落與演變
|
|
1 基本知能
|
2
|
體認台南的地理環境與生態保護現狀
|
|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
3
|
理解台南往習繁盛的貿易與經濟
|
|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
4
|
知曉台南在地文創的特色與方向
|
|
5 整合創新
|
5
|
領會台南在地文學的規劃與發展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6
|
認識與推廣台南的西拉雅原住民文化
|
|
10 服務關懷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10% |
5% |
5% |
10% |
10% |
5% |
5% |
5% |
25% |
20%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10% |
5% |
5% |
10% |
10% |
5% |
5% |
5% |
25% |
20% |
|
中文課程大綱 |
一、以舊的台南市與台南縣為空間範圍與上溯至荷據時代前到當今為時間範圍,引導同學全面的了解、認識與接觸台南,以作為反饋地方奠定在地文化關懷系列課程之基。 二、融入生態議題、經貿過往、文創聚落、文學采風、原民文化等,引導同學從台南的特色與其各種面向來認識台南。 三、採取社會參與式的實地參訪為主軸,由參訪前之共時教學與參訪後之共時討論與交流,引導同學能實際認識台南的在地文化。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第1週:課程模式說明與台南概況認識 第2週:從海洋貿易區到生態復育地─臺江生態文化園區與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一:共時上課 第3週:從海洋貿易區到生態復育地─臺江生態文化園區與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二:實地參訪 第4週:從海洋貿易區到生態復育地─臺江生態文化園區與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三:自我學習 第5週:從海洋貿易區到生態復育地─臺江生態文化園區與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四:共時討論與交流 第6週:從清代郊商市場到文創聚落─五條港文化園區一:共時上課 第7週:從清代郊商市場到文創聚落─五條港文化園區二:實地參訪 第8週:從清代郊商市場到文創聚落─五條港文化園區三:共時討論與交流 第9週:期中考週 第10週:從日治政治中心到文學中心-安東坊與湯德章紀念公園文化園區一:共時上課 第11週:從日治政治中心到文學中心-安東坊與湯德章紀念公園文化園區二:實地參訪 第12週:從日治政治中心到文學中心-安東坊與湯德章紀念公園文化園區三:共時討論與交流 第13週:從最早原住民聚落到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一:共時上課 第14週:從最早原住民聚落到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二:實地參訪 第15週:從最早原住民聚落到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三:自我學習 第16週:從最早原住民聚落到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四:共時討論與交流 第17週:成果發表─我的台南映象 第18週:期末考週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了解台南從荷據前至今的歷史脈落與演變 |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參觀實習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日常表現
(
期中
)
作業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體認台南的地理環境與生態保護現狀 |
參觀實習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
口頭報告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理解台南往習繁盛的貿易與經濟 |
啟發思考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參觀實習
|
口頭報告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知曉台南在地文創的特色與方向 |
參觀實習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領會台南在地文學的規劃與發展 |
分組討論
課堂講授
參觀實習
啟發思考
|
口頭報告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認識與推廣台南的西拉雅原住民文化 |
啟發思考
課堂講授
參觀實習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由南臺看台南講義
|
作者 |
授課老師
|
書局 |
自編
|
年份 |
2017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陳雨嵐,《台灣的原住民》,台北:遠足文化 ,2004。 葉石濤,《西拉雅族的末裔》,臺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 王浩一,《台南舊城魅力之旅(上中下)》,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 范勝雄,《半月沉江五條港》,台南:台南市政府編印,2001。 謝銘祐,《台南》CD,台北:豐年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3 加藤光貴,《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07。 范勝雄,《安平追想曲》,台南 : 台南市政府,2001。 吳茂成,《臺江內海及其庄社》,台南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江海詩地 婆娑生態》,台南 :內政部營建署台江國家公園,2011。 林皇德/策劃, 臺南一中105級科學班/撰文,《府城文學地圖 1&2》:舊城區&大臺南區,台北:遠流,2015。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1.本課程有四次校外參訪,至少需時三小時,故週五789有課者請勿修課。 2.共時教學:授課的五位老師依其專長,於其專長的單元,採大班上課 3.共時討論與交流:先由各班老師帶領作問題導向的討論60分鐘,再合成大班共享與交流40分鐘。 4.成績計算平時80%,期末20%,請於第一週上課時到課,聽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