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LD05101
|
課程中文名稱 |
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
|
課程英文名稱 |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Cultural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
學分數 |
3.0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開課班級 |
人文藝術領域
|
任課教師 |
方中士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五
|
第4節
|
(T0104)
|
週五
|
第5節
|
(T0104)
|
週五
|
第6節
|
(T0104)
|
|
課程時數 |
3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培養學生檢視個人生活與理解他人處境的意識與能力,進而促成所處社會具有自我檢視與調整的公民行動。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深化獨立與批判思考能力。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2
|
培養自我檢視與理解他人觀點能力
|
|
7 表達溝通
|
3
|
培養公民審議公共議題能力
|
|
8 敬業合群
|
4
|
培養關懷社會弱勢的倫理態度
|
|
10 服務關懷
|
5
|
培養當代檢視網路社群資訊之媒體素養以促進包容多元文化態度。
|
|
2 資訊能力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5% |
5% |
10% |
5% |
5% |
5% |
15% |
15% |
15% |
20%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5% |
5% |
10% |
5% |
5% |
5% |
15% |
15% |
15% |
20% |
|
中文課程大綱 |
1.省思日常生活經驗裡的文化偏見與歧視 2.理解文化結構、解構、建構等文化批評在生活中的實例與尋求個人精神主體覺醒的關聯 3.當代科技進展背景下的生命倫理學──墮胎、安樂死、動物權、代理孕母、複製人與生殖計畫。 4.公民與國家關係─當代政治哲學在正義議題上的困境 5.自由人?──當代媒體文化操控與各人心靈自由的可能 6.從文化操控的角度省思藝術與宗教活動中的個人心靈滿足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 Reflection on cultural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in daily life experience 2.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criticism, d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cultural criticisms in life and the search for the awakening of individual spiritual subjects 3. Bioethics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bortion, euthanasia, animal rights, surrogate mother, reproduction of human and reproductive plans. 4. Citizenship and state relations-- 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on the Issue of Justice 5. The control of contemporary media cultur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freedom of mind 6. Reflection on art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
課程進度表 |
第一週: 1.課綱簡報 2.小組分組作業 3.通識教育──培育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第二週 1.通識教育──培育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3週: 1. 通識教育──培育人文素養與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2.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簡報 3.小組作業提交 第4週: 1.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五週: 1.身心障礙等社會弱勢者平權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六週: 1.身心障礙等社會弱勢者平權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七週: 1.媒體識讀素養: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八週: 1.媒體識讀素養之偏見與歧視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九週:期中考 1.科學素養之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簡報 2.期中考個人主題報告提交 第十週: 1.科學素養之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一週: 1.司法正義的偏見與歧視批判思考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二週: 1.司法正義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三週: 1.貧窮專題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四週: 1.貧窮專題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五週: 1. 貧窮與勞權專題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六週: 1. 原住民歷史轉型正義簡報 2.小組作業提交 第十七週: 1.期末考個人口頭報告 2.期末考個人主題報告檔案提交 第十八週: 1.期末考個人口頭報告 2.期末考個人主題報告檔案上傳 3.課程教學目標自我省思與意見回饋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期中小組口頭報告、各人各週主題心得檔案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個人口頭報告、個人期末主題報告大綱檔案上傳、個人各週主題心得檔案上傳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課堂討論上台報告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深化獨立與批判思考能力。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平時
)
書面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培養自我檢視與理解他人觀點能力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培養公民審議公共議題能力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培養關懷社會弱勢的倫理態度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培養當代檢視網路社群資訊之媒體素養以促進包容多元文化態度。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書面報告
(
期中
)
書面報告
(
期末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
作者 |
|
書局 |
|
年份 |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主教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邁可.桑德爾,樂為良譯,雅言文化,2011年 2.副教材:教師自編課程主題簡報與指定閱讀文本檔案。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分組操作目標與規則:藉由分組討論促進表達、溝通與批判思辨能力;每組06人為原則,每週預習教學網頁聯結文本並於課堂時間討論分享各人配當之文本摘要與心得後撰寫當週主題心得後於指定時間內上傳小組每週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