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視窗
南臺科技大學109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資訊
課程代碼 1LD05401
課程中文名稱 歷史電影賞析
課程英文名稱 the Appreciation of Historical Film
學分數 3.0
必選修 自選必修
開課班級 人文藝術領域
任課教師 楊子震
上課教室(時間)
週三 第1節 (W0509)
週三 第2節 (W0509)
週三 第3節 (W0509)
課程時數 3
實習時數 0
授課語言 1.華語
輔導考證
課程概述 本課程通過第八藝術的電影作為媒介,不單侷限於過去事實的敘述,繼而帶領學習者嘗試對歷史爭議進行思辨,期待能培養問題分析的能力,累積媒體識讀的經驗,熟悉資料批判的技巧。同時引導學習者評價人、事、物時避免僅用現代的觀點,而是回到過往的時空脈絡,以同理心來揣摩並理解前人的觀念價值,進而反躬己身就現今社會加以相對化。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編號中文課程學習目標英文課程學習目標對應系指標
1 了解歷史電影的內涵及其發展演進 1 基本知能
2 經由深化對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從而強化本土意識,進而放眼國際。 3 本土與國際意識
3 能有系統、有組織地整理所學知能。 5 整合創新
4 經由歷史電影的賞析體驗,著手思索如何規劃生涯學習的方向。 6 熱誠抗壓
5 能就所學以口頭或文字說明或介紹歷史電影的構成要素與藝術價值。 7 表達溝通
6 能理解並分析電影的敘事表現,並能提高個人對影視藝術的鑑賞品味。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就業力培養目標
  校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專業知識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外語能力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素養 服務關懷
  10% 5% 5% 10% 10% 5% 20% 5% 25% 5%
  系指標 1 4 2 5 3 6 7 8 9 10
  基本知能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本土與國際意識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與倫理素養 服務關懷
  10% 5% 5% 10% 10% 5% 20% 5% 25% 5%
中文課程大綱 本課程首先說明歷史電影的定義、範疇、類別與構成要素,討論其史料價值、藝術意義與教育功能。再就「影視史學」的理論架構、敘事方式加以敘述。繼而利用歷史電影作為教學素材,選擇若干歷史事件作為主題,擷取適當片段播映,再實施講授及討論。諸主題將以「時間」為軸規劃,除說明解釋電影中的歷史知識及事實,並延伸介紹當代歷史研究的近期成果與趨勢。
英/日文課程大綱 The course will explore key concepts of historical films by definition, range, category, and essential elements to discuss its value in history, art, and education. This course then dives into the theory and narrative approach of historiophoty, enhanced by discussing history events, knowledge and facts from historical film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We end with a look at recent finding and trend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課程進度表 本學期以由百老匯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為主軸,探討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歷史背景。

‧ 課程介紹說明
‧ 賞析討論作品
作品1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作品2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作品3 「芝加哥」(Chicago)
作品4 「安妮」(Annie)
作品5 「艾薇塔」(Evita)
作品6 「歌舞線上」(Chorus Line)



課程融入SDGs
期考調查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出席缺曠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筆試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日常表現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方式評量方式
了解歷史電影的內涵及其發展演進
課堂講授  
參觀實習  
啟發思考  
專題演講  
成果驗收  
日常表現平時
作業平時
其他 -出席缺曠期中
筆試期末
經由深化對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從而強化本土意識,進而放眼國際。
課堂講授  
參觀實習  
啟發思考  
專題演講  
成果驗收  
日常表現平時
作業平時
其他 -出席缺曠期中
筆試期末
能有系統、有組織地整理所學知能。
課堂講授  
參觀實習  
啟發思考  
專題演講  
成果驗收  
日常表現平時
作業平時
其他 -出席缺曠期中
筆試期末
經由歷史電影的賞析體驗,著手思索如何規劃生涯學習的方向。
課堂講授  
參觀實習  
啟發思考  
專題演講  
成果驗收  
日常表現平時
作業平時
其他 -出席缺曠期中
筆試期末
能就所學以口頭或文字說明或介紹歷史電影的構成要素與藝術價值。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參觀實習  
專題演講  
成果驗收  
日常表現平時
作業平時
其他 -出席缺曠期中
筆試期末
能理解並分析電影的敘事表現,並能提高個人對影視藝術的鑑賞品味。
課堂講授  
啟發思考  
參觀實習  
專題演講  
成果驗收  
日常表現平時
作業平時
其他 -出席缺曠期中
筆試期末
指定用書
書名 此生必看 百老匯名劇
作者 EZ TALK編輯部
書局 EZ叢書館
年份 2017年
國際標準書號(ISBN) 9789862486719
版本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參考書籍 1. 宋銘,《我愛百老匯》(臺北:方周文化,1997年6月)

2. 邱瑗,《歌舞線上:從倫敦西區到紐約的百老匯的音樂劇》(臺北:燿文,1997年7月)

3. 馬克.費侯(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1998年8月)

4. 張廣智,《影視史學》(臺北:揚智,1998年10月)

5. 蔣國男,《百老匯掃描》(臺北:翌偉,1998年11月)

6. 菲立普,《百老匯・guide》(臺北:星定石文化,2001年8月)

7. 娜塔莉.戴維斯(陳榮彬譯),《奴隸 電影 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臺北:左岸文化,2002年8月)

8. 張夷等,《音樂劇魅影》(臺北:明天國際,2006年1月)

9. 張懿文,《開始到紐約看百老匯》(臺北:太雅,2008年2月)

10. 慕羽,《百老匯音樂劇(新版)》(臺北:大地,2012年3月)

11. 許瑞昌,《電影影像與文字的關係探討》(臺北:秀威資訊,2012年5月)

12. 齊隆壬,《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新版)》(臺北:書林,2013年4月)

13. 羅薇,《百老匯音樂劇》(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14.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修訂二版)》(臺北:三民,2015年7月)
教學軟體
課程規範 1.準時到課或全程出席有困難者,選課前建議請再三思。

2.課程進度得視實際需要調整。

3.詳細課程規範、評量方式等將於首次上課時進行說明,請務必出席。

4.上課中嚴禁使用任何電子3C產品。

5.指定用書為課前預習、課堂討論、課後複習所必需,請務必自行購入或確保長期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