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1MD03C01
|
課程中文名稱 |
失敗與成功之探索
|
課程英文名稱 |
From Failure to Success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自選必修
|
開課班級 |
商管經濟類
|
任課教師 |
楊子震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三
|
第3節
|
(W0402)
|
週三
|
第4節
|
(W0402)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吾人可藉由成功案例汲取經驗,亦可從失敗事例學習警惕。本課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陸海軍為考察對象,分析其主要失敗事例,並利用「失敗學」的理論加以解釋說明。日本陸海軍曾為東亞最為先進且有效率的組織,研析其失敗的原因,於今日仍可作為借鑑,得以協助同學在大學階段奠立組織管理的基礎知識。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能以「失敗學」的觀點分析組織的構造困境與變革困難,具備邏輯思考的基本知能。
|
|
1 基本知能
|
2
|
能理解並連結「失敗學」理論與事例,具備工作場域所需的社會科學基本能力,期日後能與實務結合、應用。
|
|
4 實務技能
|
3
|
透過「失敗學」事例討論引導學生能有組織、有條理的表達與溝通。
|
|
7 表達溝通
|
4
|
經由「失敗學」事例了解組織內個人行為的影響,透過分組討論增加學員人際互動及共同合作,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團隊精神。
|
|
8 敬業合群
|
5
|
能理解「失敗學」的歷史意義,並於生活中展現反省、理性思辨的能力。
|
|
9 人文與倫理素養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15% |
5% |
5% |
5% |
5% |
15% |
15% |
15% |
5% |
|
系指標 |
1 |
4 |
2 |
5 |
3 |
6 |
7 |
8 |
9 |
10 |
|
基本知能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本土與國際意識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與倫理素養 |
服務關懷 |
|
15% |
15% |
5% |
5% |
5% |
5% |
15% |
15% |
15% |
5% |
|
中文課程大綱 |
本課程首先帶領學習者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海軍的主要失敗事例,探究其戰略上的失敗要因,並分析其於環境適應上的盲點與自我革新中的挫折。繼而介紹現階段的主要「失敗學」理論與相關研究,並與學習者討論「反敗為勝」所需克服的課題。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本課程獲得「105學年度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補助(第二梯次)
・ 課程介紹與說明 ・ 影片賞析與討論 ・ 失敗事例討論分析 ・「失敗學」理論介紹 ・ 反敗為勝的課題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能以「失敗學」的觀點分析組織的構造困境與變革困難,具備邏輯思考的基本知能。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成果驗收
專題演講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日常表現
(
平時
)
日常表現
(
期中
)
同儕互評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
能理解並連結「失敗學」理論與事例,具備工作場域所需的社會科學基本能力,期日後能與實務結合、應用。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成果驗收
專題演講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日常表現
(
平時
)
日常表現
(
期中
)
同儕互評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
透過「失敗學」事例討論引導學生能有組織、有條理的表達與溝通。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成果驗收
專題演講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日常表現
(
平時
)
日常表現
(
期中
)
同儕互評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
經由「失敗學」事例了解組織內個人行為的影響,透過分組討論增加學員人際互動及共同合作,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團隊精神。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成果驗收
專題演講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日常表現
(
平時
)
日常表現
(
期中
)
同儕互評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
能理解「失敗學」的歷史意義,並於生活中展現反省、理性思辨的能力。 |
課堂講授
分組討論
成果驗收
專題演講
|
口頭報告
(
期末
)
日常表現
(
平時
)
日常表現
(
期中
)
同儕互評
(
期末
)
作業
(
平時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成功模式的失靈與復活
|
作者 |
菅野寛著(郭欣怡譯)
|
書局 |
方言文化
|
年份 |
2015年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9789869214841
|
版本 |
初版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 賈德・戴蒙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臺北:時報,1998年10月)
2. 畑村洋太郎著(張玲玲譯)《失敗學法則:在失敗中挖掘成功的寶藏》(臺北:臉譜出版,2003年7月)
3. 畑村洋太郎著(徐華鍈譯),《反敗為勝的實戰經驗》(臺北:金銀樹出版文化,2004年9月)
4. 賈德・戴蒙著(廖月娟譯),《大崩壞》(臺北:時報,2006年1月)
5. 保羅.奧莫羅德著(林茂昌譯),《敗部經濟學:99%失敗與1%成功的道理》(臺北:早安財經,2008年12月)
6. 戶部良一等著(陳政雄譯),《失敗的本質:日本軍的組織論研究》(臺北:致良,2013年3月)
7. 喬埃.斯塔威爾著(楊濤斌等譯),《成與敗: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臺北:八旗文化,2014年1月)
8. 畑村洋太郎著(傅莞云譯),《圖解失敗學好好用》(臺北:十力文化,2015年4月)
9. 約翰.托蘭著(吳潤璿譯)《帝國落日:大日本帝國的衰亡,1936-1945》上下(臺北:八旗文化,2015年5月)
10. 加藤陽子著(黃美蓉譯)《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臺北:廣場出版,2016年11月)
|
教學軟體 |
失敗知識資料庫
Failure Knowledge Database:
http://www.sozogaku.com/fkd/en/index.html
|
課程規範 |
1.準時到課或全程出席有困難者,選課前建議請再三思。
2.課程進度得視實際需要調整。
3.詳細課程規範、評量方式等將於第一週進行說明,請務必出席。
4.上課中嚴禁使用任何3C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