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
I0D10001
|
課程中文名稱 |
藝術治療
|
課程英文名稱 |
Art Therapy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班級 |
二技幼保四甲,四技幼保三甲
|
任課教師 |
張治遙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二
|
第5節
|
(W0501)
|
週二
|
第6節
|
(W0501)
|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 |
1.華語
|
輔導考證 |
無
|
課程概述 |
1.學習透過藝術(繪畫)來做為自我瞭解與自我療癒的工具。 2.學習藉由藝術(繪畫)做為瞭解兒童的工具。 3.學習運用藝術(繪畫)做為與兒童有效溝通的媒介。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 對應系指標 |
1
|
學習透過藝術繪畫做為自我瞭解及自我療癒的工具
|
|
10 社會適應
|
2
|
學習藉由藝術繪畫做為瞭解他人的工具
|
|
9 人文氣質
|
3
|
學習藉由藝術繪畫做為關懷及輔導他人的工具
|
|
7 服務學習
|
4
|
學習運用藝術繪畫做為有效溝通的媒介
|
|
5 人際溝通
|
5
|
瞭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及心理動力
|
|
1 教保知識
|
|
就業力培養目標 |
|
校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專業知識 |
實務技能 |
資訊能力 |
整合創新 |
外語能力 |
熱誠抗壓 |
表達溝通 |
敬業合群 |
人文素養 |
服務關懷 |
|
10% |
0% |
0% |
0% |
0% |
10% |
20% |
0% |
30% |
30% |
|
系指標 |
1 |
2 |
3 |
8 |
4 |
10 |
5 |
6 |
9 |
7 |
|
教保知識 |
教保實務 |
文書處理 |
驗證整合 |
語言表達 |
社會適應 |
人際溝通 |
專業倫理 |
人文氣質 |
服務學習 |
|
10% |
0% |
0% |
0% |
0% |
10% |
20% |
0% |
30% |
30% |
|
中文課程大綱 |
週別 日期 進度/內容 1 7/01 藝術治療的意義與特質 2 7/08 從心理動力角度看兒童內心世界 3 7/15 兒童藝術發展階段 4 7/22 建立關係的技巧 5 7/29 家庭動力繪畫的探討(一) 6 8/05 家庭動力繪畫的探討(二) 7 8/12 不同繪畫主題之運用 8 8/19 作品討論與解析(一) 9 8/26 作品討論與解析(二)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1.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 therapy. 2.Looking at children's inner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dynamic. 3.Children's art development stage. 4.Technique for building relationships. 5.Discussion on family dynamic painting. 6.Use of different painting themes. 7.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paintings.
|
課程進度表 |
週別 進度/內容 1 課程說明與溝通 2 藝術治療的意義與特質(一) 3 藝術治療的意義與特質(二) 4 家庭動力畫(一) 5 家庭動力畫(二) 6 建立關係的技巧(一) 7 建立關係的技巧(二) 8 藝術發展階段 9 期中考週 10 屋-樹-人繪畫 11 從心理動力角度看兒童內心世界 12 畫樹測驗 13 不同繪畫主題之運用 14 剪貼畫 15 作品分享與討論(一) 16 作品分享與討論(二) 17 作品分享與討論(三) 18 期末考週
|
課程融入SDGs |
|
期考調查 |
期中考(第9週)考試方式 |
筆試
|
期末考(第18週)考試方式 |
作業
|
其他週考試考試週次與方式 |
口頭報告
|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式 |
課程學習目標 | 教學方式 | 評量方式 |
學習透過藝術繪畫做為自我瞭解及自我療癒的工具 |
實作演練
|
實作
(
平時
)
|
學習藉由藝術繪畫做為瞭解他人的工具 |
個案研究(PBL)
|
作業
(
期末
)
|
學習藉由藝術繪畫做為關懷及輔導他人的工具 |
個案研究(PBL)
|
作業
(
期末
)
|
學習運用藝術繪畫做為有效溝通的媒介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瞭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及心理動力 |
課堂講授
|
筆試
(
期中
)
|
|
指定用書 |
書名 |
來畫圖吧-從分析心理學的觀點了解兒童繪畫與遊戲的意義
|
作者 |
許智傑、謝政廷譯
|
書局 |
台北:心理出版社
|
年份 |
2011
|
國際標準書號(ISBN) |
978-986-191-459-6
|
版本 |
|
請同學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不得非法影印,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
。 |
參考書籍 |
1. 呂素貞(2005)。超越語言的力量。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2. 翁靜雪(2000)。孩子的畫中有畫。台北:桂冠 3. Malchiodi, C.(2012). 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朱惠瓊譯)。台北:心理出版社。(原書出版於2006) 4.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第三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5. Oster,G. & Gould, P.(2002)。繪畫評估與治療(呂俊宏、劉靜女譯)。心理出版社。 6. 范瓊方(2004)。藝術治療- 家庭動力繪畫概論(第二版)。台北:五南。 7. 范瓊方(2004)。幼兒繪畫心理分析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8. 翁靜雪(2000)。傾聽!孩子畫裡有聲音。台北:健行出版社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